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发现好种子。

创始团队解散,神秘投资人扶持安诺优达IPO

瑞财经 李姗姗 2025-04-04 09:36 1.8w阅读

/瑞财经 李姗姗

在夏佐全的正轩投资官网页面,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诺优达”)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

该网站显示,正轩投资是一家致力于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投资机构,先后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投资40余家企业,平均投资回报超过10倍,旗下管理的资产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安诺优达也是夏佐全的“囊中物”之一。作为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安诺优达是夏佐全跨界基因科技领域的一次尝试,也是他首个实际控股的IPO项目。

虽有夏佐全坐镇,但安诺优达的创始团队却在公司成立不久后悄然解散。不过,这些创始成员仍与公司藕断丝连,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在公司估值高位时套得真金白银。

而作为首批实现NIPT试剂盒商业化的国产企业,安诺优达因高额的销售开支和研发投入等仍处于亏损态势。

01

比亚迪联合创始人背书,投资回报超40

安诺优达的背后站着一位著名投资人——夏佐全。

2012年4月,在夏佐全的加持下,安诺优达诞生了,公司以分子诊断为核心,聚焦于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服务。

相比安诺优达创始人的头衔,夏佐全有一个更为人知的身份,即比亚迪的联合创始人。

1995年,从事证券工作的夏佐全投资了30万元支持王传福创办比亚迪,20年后,这一投资决策给他带来了超万倍的丰厚回报。目前,夏佐全持有比亚迪2.84%的股份,持股市值超300亿。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夏佐全的账面身价高达265亿。

投资比亚迪一炮打响后,夏佐全以此为起点,开始扩张投资版图。2003年,他创办了正轩投资,成为职业天使投资人,先后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投资企业40余家,其中有5家公司已经实现上市。

2013年前后,夏佐全接触到人工智能企业优必选,这也成为继比亚迪之后,他投出的第二个明星项目。2024年12月,优必选成功挂牌港交所,夏佐全作为天使投资人,是除创始人周剑外的第一大个人股东。

而安诺优达则是夏佐全涉足基因科技领域的一环。公司成立之初,夏佐全作为天使投资人给安诺优达的创始团队提供几百万的启动资金,他因此持有公司93.75%的股权。

有了夏佐全的背书,安诺优达的股东结构也逐渐豪华起来。自成立以来,安诺优达累计获得了6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中国人寿、北极光创投、国泰君安、平安集团和高特价投资等知名企业,募资总额合计15.39亿元。

招股书显示,安诺优达最后一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22年10月,德礼创业以4414万元的价格收购65.28万元注册资本,股改后约占总股本的1.09%。以此计算,安诺优达的估值约为40.5亿元。

IPO前,夏佐全直接持有安诺优达9.95%股权,按40.5亿元估值粗略计算,这笔股权以价值约3.98亿元,回报率至少超40倍。

此外,夏佐全还通过三家关联实体安诺复琢、时丰华富、正轩安诺间接扩大控制范围,合计掌控安诺优达54.25%的投票权,成为控股股东。

而随着安诺优达估值的升高,一些早期投资公司的股东在入股三年左右之后,纷纷高位减持套现。

2017年8月,北极光以50.13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转让出合计199.47万元注册资本,累计套现1亿元;2020年10月,诸暨高特佳、平安置业以78.14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合共出售218.34万元注册资本,套现1.71亿元;2022年10月,深圳软银及宁波软银合计转让65.28万元注册资本,套现4414万元。

02

创始团队离职不退股,借员工持股减持套现

现年61岁的夏佐全虽是安诺优达的控股股东,并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但公司的日常管理并非由他负责。

安诺优达的管理团队由董事会主席兼CEO李志民领导。履历显示,李志民拥有逾30年制药和医疗行业的管理经验,在加入公司之前,他曾在康恩贝(600572.SH)、奇正藏药(2287.SZ)、振东制药(300158.SZ)等国内多家著名制药公司担任核心高管,2018年12月加入安诺优达。

此外,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为牛晓阳,现年51岁,于2019年6月加入安诺优达。此前先后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奇正藏药、振东制药、北京海吉星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了23年有关药品销售及市场营销方面工作。

与牛晓阳担任同一职位的还有王海良,其在制药及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此前相继就职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山东省医药公司新药开发公司、巨能实业集团药品事业部及北京合众伟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进入安诺优达。

三人里面,牛晓阳拿到最高年薪。2024年,李志民、牛晓阳、王海良三人的年薪分别为157万元、186.8万元和131.8万元。2022年-2024年,李志民以股份结算的股份奖励分别为-1831.2万元、2384.5万元、1597.7万元。

仔细对比入职时间可以发现,安诺优达目前的核心高管团队并非初创团队,仅有王海良这一位“元老”。

据了解,2017年,公司C轮融资完成时,安诺达优曾表示将尽快启动上市进程,但后续并未传出有关上市的消息。此后,2018年10月-2020年7月,夏佐全及其控制的安诺複琢分别向公司若干当时股东收购595.7万元、284.31万元注册资本,对应14.69%股权。但招股书中并未披露这部分股东名单,据天眼查,上海禾印在此期间退出了安诺优达股东之列。

除了投资者退出,公司创始团队也悄然“离席”。2018年,安诺优达CEO兼总裁陈重建、首席运营官梁峻彬因涉嫌在安诺优达系外开展同业竞争“停职”,随后,安诺优达发布澄清声明称二人均在职正常工作。目前,两人均已不在公司任职。

离职后,梁峻彬继续创业,目前担任瑞风生物CEO,主要从事基因编辑疗法,2021年获得了元生创投领投、创新工场等跟投的数亿元A+轮融资。而陈重建的去向,公开资料并未透露。

不过,两人虽不在安诺优达担任职位,但仍与公司存在间接股权关系。

公司控股股东之一时丰华富(持股比例20.74%)的有限合伙人中,包括李志民、王海良、陈重建、梁峻彬等人,分别持有32.23%、21.25%、13.77%、10.7%。安诺优达表示,除李志民为安诺优达的执行董事外,时丰华富的所有其他有限合伙人均为独立第三方。

另外,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汇智优达(持股比例2.31%)由陈重建、王海良、梁峻彬分别持有34%、33%、33%份额。2017年,三人还通过汇智优达转让股权减持套现了5940万元。

03

亏损难题待解

安诺优达的核心产品线覆盖基因测序试剂盒、测序仪、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配套技术服务,用于内部基因测序及分析,及早发现遗传异常引起的疾病风险,预防出生缺陷。

当前,安诺优达已拥有3款三类IVD产品、2款二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另有12款IVD产品处于研发阶段,覆盖肿瘤早筛、新生儿遗传病检测等潜力市场。

不过,IVD产品平均审批周期3-5年,12款在研产品中仅2款进入临床试验Ⅲ期,管线进展滞后可能错失市场窗口。

从时间线来看,2017年,安诺优达NIPT试剂盒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成为首批实现商业化的国产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又开发了‌CNV-seq试剂盒,并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向覆盖26个省市的86家具备产前诊断认证的医院销售IVD产品。

2022年-2024年,安诺优达分别实现营收4.35亿元、4.75亿元和5.18亿元。

公司的收益基本来自临床测序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这一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51亿元、2.7亿元及3.29亿元,逐年增长,占公司总收入的六成左右。

而这六成左右的营收,又靠NIPT(无创产前检测)试剂盒、CNV-seq试剂盒、NextSeq 550AR测序仪等产品撑起。招股书显示,这三类产品的售价分别为7200元-9500元、6500元-9200元、1200万元-1600万元。

不过,NextSeq 550AR测序仪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4年仅有50%。此外,公司检测试剂盒在2024年的产能为86.6%。

尽管收入持续增长,但安诺优达仍未摆脱亏损,2022-2024年,公司产生净亏损分别为6681万元、2.40亿元、1.2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551.3万元、6716.4万元、1178.7万元,累计经调整净亏损额达9446.4万元。

安诺优达在招股书中预计,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继续亏损,并且亏损金额可能随着扩大产品管线及寻求新产品的监管批文而增加。

高额的销售成本和研发开支是安诺优达亏损的主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6272.9万元、1.08亿元、1.15亿元;研发成本分别为7367.4万元、4493万元、2659.8万元。

附:安诺优达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高伟绅律师行、金杜律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灼识咨询

合规顾问:民银资本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