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发现好种子。

比亚迪“养活”了承泰科技,IPO前陈承文套现3000万

瑞财经 李姗姗 2025-07-01 11:03 1.3w阅读

文/瑞财经 李姗姗

陈承文是一名80后,他从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毕业后,辗转去了华为公司,最后职位是华为中央研究部技术主管,带队负责CPU产品的研究、测试工作。

2009年,而立之年的陈承文离开了华为,与两个离职同事创办了一家从事WLAN检测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五年时间,对标的美国公司几乎被挤出了中国市场,但这次创业的财务回报为负数,为此,陈承文还卖掉了深圳的房子。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承泰科技”)是陈承文的第二次创业。

2015年,他联合另外几名华为老同事,出资数百万在沈阳设立了沈阳承泰科技,次年,将公司迁到深圳,成为一家毫米波雷达供应商。经过十年经营,承泰科技站在了港交所大门前。

得益于智能驾驶行业增长,又获得比亚迪的鼎力支持,承泰科技生产的雷达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但公司营收高度依赖比亚迪,2024年,比亚迪为承泰科技贡献高达94%的收入。

不仅如此,高昂的研发支出,令承泰科技目前仍承受着连年亏损的压力。同时,资金流动性颇为紧张,存短债缺口1.32亿元,流动负债净额超3000万元。

创始人多次1元送股,递表前夕战投减持

陈承文和周珂是承泰科技的共同创办人,也是公司“领头羊”,二人均出身于华为。目前,陈承文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周珂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承泰科技成立于2016年9月,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00万元,由陈承文、周珂、承泰创投、华承创投分别拥有58%、17%、15%及10%权益。其中,承泰创投、华承创投为员工持股平台。

成立后不到一年,两位创始人便将部分公司股权以1元名义价格转让给数名个人投资者。

2017年8月,胡晓红、肖宏宇、刘胜龙、王彬分别受让陈承文所持公司5%、2%、1%、2%股权,王牧、李杰、曹三春分别受让周珂所持公司1%、1%、0.5%股权。2019年3月,上述受让者退出投资,由承研创投以50万元收购其持有的8.72%股权,承研创投由陈承文担任普通合伙人并持股25%份额。

此外,2019年8月,陈承文还以1元名义代价将公司1.62%股权转让给孙厚军。其为公司前顾问,曾为集团提供科学顾问服务。按当时估值计算,这笔股权价值261.29万元。

自创立以来,承泰科技备受资本瞩目,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3.5亿元,公司投后估值为13.2亿元。

前来投资承泰科技的,不乏松禾资本、毅达资本、国科投资、和高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国资杉创中小微、国资嘉鑫二期、陕西薪火,上市公司新雷能(300593.SZ),以及私人投资者王声平、杜牧等。

而递表前一个月,创始人以及多名投资者却突击减持套现。

2025年5月,长沙和生、蓝焱紫竹分别向国科投资旗下的国科瑞华三期、新桥国科转让40.32万股、19.8万股股份,分别套现了3089.08万元、1516.71万元;陈承文向和高三十一号、嘉星一号、彭聪合计转让45.51万股股份,套现3062.16万元;方正证券、铜陵垣涪亦通过转股分别套现2837.84万元、123.57万元。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陈承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周珂、承泰创投、承研创投、华承创投合计控制公司35.79%股权。

此外,松禾资本持股11.31%,毅达资本持股9.57%,国科投资持股10.51%。

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三年未止损

承泰科技主要从事毫米波雷达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于2024年,按出货量计,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和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达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为9.3%及4.5%。

2022年-2024年,承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765.1万元、1.57亿元、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45.7%,收入呈高速增长趋势。

毫米波雷达是汽车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招股书显示,承泰科技主要生产前向雷达和角雷达,2024年,前向雷达收入占比63.9%,角雷达收入占比35.3%。

据承泰科技介绍,公司毫米波雷达产品可支持从L0至L2 等不同等级的智驾功能,目前,正开发新一代中央计算雷达产品(即CTMRR-610和CTLRR-620)的架构,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正式推出。

实际上,承泰科技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比亚迪的鼎力相助。

公司量产的前向雷达和角雷达便首先在比亚迪身上实现了商业化。自2022年以来,公司已向比亚迪提供多代雷达产品,包括CTLRR-220 Plus、CTMRR-130,以及5.5代高解析度产品CTLRR-220 Pro及CTMRR-130 Pro。

2022年-2024年,承泰科技向比亚迪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720万元、1.43亿元、3.2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81.9%、91.3%及93.6%。公司坦言,由比亚迪所产生的收入高度集中,使其面临风险。

而高度依赖单一客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承泰科技的议价能力与话语权。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比亚迪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4660万元、4640无、1.07亿元,占同期来自比亚迪的收入占比为98.73%、32.47%、32.82%。

同时,公司产品售价不断下跌。期内,前向毫米波雷达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255元/台降至2024年的223元/台,角毫米波雷达平均售价由160元/台降至141元/台,两大产品平均售价降幅分别为12.55%、11.88%。

除了比亚迪以外,承泰科技正积极投资拓展OEM客户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比亚迪以外的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040万元、1360万元及2230万元。

尽管收入高速增长,但承泰科技仍未摆脱亏损的困境。报告期内,公司产生净亏损分别为7917.4万元、9659.8万元、2176.8万元。在2024年,亏损面明显收窄。

持续亏损的原因来自高昂的期间费用,报告期内,承泰科技包含研发开支、销售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在内的运营开支分别为8937.7万元、1.22亿元及1.04亿元。

尤其是研发开支,消耗了公司大部分收入。2022年-2024年,承泰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608.6万元、6436万元及6188.5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51.7%、59.6%及59.6%。

承泰科技表示,凭借持续投入,公司建立了全链条技术优势,涵盖射频天线设计、信号处理算法开发等环节,并于最后可行日期累计获得了超过86项专利。

存1.32亿元短债缺口,流动负债净额超3000万

净利润持续亏损之下,承泰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连年告负。2022年-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9760.3万元、-6188.6万元、-698.1万元,三年净流出1.66亿元。

而通过银行借款、投资者注资拨付资本等,承泰科技手持现金才得以增长。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32.4万元,较2022年的424.1万元增加了超6倍。

但与此同时,公司债务规模也在提升。截至2025年4月末,承泰科技总债务有1.79亿元,其中,短债1.63亿元,与同期公司账上现金相比,存在1.32亿元短债缺口。

截至2025年4月末,承泰科技账上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6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了2.79亿元。

同年6月,公司又取得银行贷款1.71亿元。

这大大增加了公司流动负债规模,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32亿元,而流动资产总值仅有5.02亿元,其流动负债净额为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承泰科技与投资者签署对赌协议,使公司产生相关赎回负债。截至2024年末,承泰科技赎回负债为5.04亿元,这导致其长期处于资不抵债,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负债净额曾一度高达4.18亿元、3.26亿元。

而随着承泰科技递表港交所,相关对赌协议自动停止,赎回负债随之一键消除,但即便如此,公司流动负债规模仍处于高位。

附:承泰科技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独家保荐人: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盛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

申报会计师及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灼识行业谘询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