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发现好种子。

大医集团IPO刘海峰搞平衡:给妹夫股份,给女婿职位

瑞财经 程孟瑶 2025-05-13 17:01 1.1w阅读

文/瑞财经 程孟瑶

2018年,56岁的刘海峰许下为西安贡献一个“全球第一”的承诺。

2023年2月,大医集团的旗舰产品TaiChiRT Pro获FDA授予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成为全球首款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X/伽玛射线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

刘海峰兑现诺言,TaiChiRT Pro背后的公司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医集团)也迎来发展新阶段。

这个由刘海峰创办,专注癌症治疗的医疗器械企业,从地下室起步,经过10余年低调发展,成为放射外科行业的引领者。眼下,63岁刘海峰,亲自带领大医集团奔赴港交所。

目前,大医集团已经有多个解决方案组合实现商业化,并且产生销售收入,但受销售成本以及费用支出的影响,公司毛利率走高,亏损扩大,经营性现金流连续流出,主要依赖融资获取运营资金。

01

医院地下室起家

在媒体的报道里,刘海峰作为大医集团董事长被人熟知,但大医集团并非刘海峰第一次创业,而刘海峰在商界成名也并非因为大医集团。

刘海峰是位学霸,早年间就读于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1983年7月获得核物理学士学位后,进入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在秦山核电站负责项目管理。

在核电站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刘海峰选择下海经商,而经商方面,刘海峰也颇具天赋。1988年,刘海峰创办了民营研究所——西安海通原子能应用研究所,同时成立了西安海拓普科技总公司(简称:海拓普科技),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天眼查信息显示,海拓普科技先后对外投资过7家企业,不过目前仅持有西安高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461%。西安海通原子能应用研究所曾走出了江苏天瑞创始人刘召贵,刘召贵是我国最早从事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的人员之一,同时还是雷军的仙桃老乡,张朝阳同专业的学长。 

刘海峰真正被外界熟知,是因为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春都,现称:城发环境(000885.SZ))被河南建投重组。

春都曾在198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春都火腿肠,1999年成功上市。但盲目的多元化以及管理等问题,使其陷入了沉重的发展困境,2001年春都全面停产时,账面亏损金额达2.7亿,股票也被“ST”特别处理。

随后河南建投介入,于2002年-2005年之间完成对春都重组,成为第一大股东。期间刘海峰一直为春都董事,且在2002年-2004年期间,作为董事长,负责春都战略规划及整体运营管理。可以说刘海峰主导了春都的重组,使其重新步入正轨。

春都重组完成后,刘海峰并未选择留下,而是跨界进入医疗行业,先是加入Concord Medical Services Holdings Limited(NYSE: CCM)当了5年董事,随后又进入长安医院有限公司,2012年-2018年担任董事。

刘海峰的野心不止于此,此前的创业经历,加上后来的企业管理经验,2011年,刘海峰创办了大医集团。

因为工作的关系,起初刘海峰把大医集团放在了长安医院的地下室,在那里刘海峰待了8年。“那段时间是大医逐渐成长的关键时期。”刘海峰曾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回忆道,那时的大医不仅很少对外交往,甚至低调到连集团的牌子都没挂。直至2020年8月,大医集团Taichi平台的TaiChiA成为第一个也是业内唯一一个获得FDA上市许可的医用加速器产品,大医集团才被多家媒体报道,走进大众视野。

02

估值51亿 

刘海峰家族控股53%

跨界医疗,但刘海峰并未忘记自己所学专业。大医集团专注于肿瘤诊疗、放疗产品的研发,在刘海峰的带领下,大医集团通过全链路技术垂直整合创新,将放射外科应用边界拓展至功能保全与更多疾病管理领域,成为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2019年,大医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引来资本加持。

招股书显示,2019年1月-2024年2月,大医集团共完成七轮股权融资,累积总额15.71亿元,资方包括方略、长安汇通、高瓴、吉林长新、璟沃投资、道彤创业、星辰、深圳角度、聚贤德医、Honesta、西安财金拨改投等。

2024年2月完成7.55亿元融资后,估值突破50亿元,为51.35亿元,对应每股成本为33.53元。

本次IPO,刘海峰也带上了家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刘海峰、刘怡辰、王斌、大医通汇、CMC、CMCH、CMS、AHC、BTI、上海通权及西安同贵,通过委托书、一致行动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共同有权行使大医集团已发行股本约52.99%所附带的表决权。王斌为刘海峰的妹夫,刘怡辰为刘海峰女儿。大医集团最终控股股东为刘海峰、刘怡辰、王斌三人。

除了将股权牢牢握在手里,刘家成员同样深度参运营。目前,刘海峰担任大医集团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怡辰担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资本运营中心总裁;刘怡辰配偶昝鹏担任执行董事、首席产品官兼首席品牌官。

刘怡辰是否会成为刘海峰的接班人备受关注。股权方面,刘怡辰的持股比例远高于刘海峰。招股书披露,刘怡辰今年36岁,2014年8月1日加入大医集团,比刘海峰还早了4个月。

让人在意的还有薪酬(包括薪金、津贴、实物福利)分配,2023年和2024年刘海峰均给自己开出了96万元的年薪,而女儿刘怡辰的薪酬分别为36万元和37.5万元;女婿昝鹏25万涨至29.4万。

此外,2023年,大医集团给执行董事发放149.9万元绩效相关花红,其中有111.6万元进入刘怡辰和昝鹏的腰包,刘海峰仅拿走2000元。而到了2024年,给执行董事们发放的绩效相关花红大幅减少至50.3万元,其中昝鹏拿到的花红从2023年的49.2万元大幅降至1.4万元。

03

半数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

中国市场份额4.7% 

目前,大医集团已开发一套全面的治疗矩阵,包含多个已获批准及/或处于开发阶段的解决方案,主要以两大创新放射外科系统为核心。其中核心产品CybeRay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目前正处于适应症扩展的研发阶段;另一个旗舰产品TaiChiRT Pro正计划开展扩大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业绩方面,大医集团已经可以从TaiChi平台解决方案、GMD平台解决方案下商业化产品中获得收入,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2.61亿元、2.64亿元。

按销售额计,2024年,大医集团以75.8%的市场份额,在中国伽玛放射外科医疗设备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国际和国内参与者)中排名第一。

但整体来看,大医集团在中国放射治疗医疗设备市场的所有国内参与者中排名第二,在所有参与者(包括国际和国内参与者)中排名第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偏低为4.7%。

除了整体市场份额仍偏低,招股书中,大医集团还提及了公司五大客户营收较高、业绩、存货、信贷、减值等风险。

大医集团表示,由于公司产品的单价相对较高,客户主要为医院、医院合作伙伴及平台商,收入依赖于有限数目的客户,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逾半。2023年和2024年,其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8.4%、53.4%,同期,来自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1.6%、14.9%。

存货方面,为成功经营业务及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期望,确保能够应要求及时交付,大医集团进行了一定的原材料存货,2023年和2024年末期分别为3.19亿元、2.81亿元。如果库存水平不能与需求保持一致,有可能影响到流动性。

04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

运营资金主要来自融资

与药物研发一样,投资医疗器械开发同样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支出,以及面临候选产品无法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或商业上不可行的巨大风险。在大医集团披露的解决方案组合中,目前尚有11个方案组合未上市。

而已经可以产生销售收入的产品,受销售成本以及费用支出的影响,2023年和2024年,大医集团的毛利率走高,分别为49.2%、52.7%,但亏损有所扩大,分别为6978万元、9457.2万元。

大医集团表示,于可预见的未来,公司可能会继续产生亏损,且随着公司扩大候选产品的开发、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以及产品的商业化,亏损可能会增加。

自身尚且无法“造血”,大医集团主要通过销售产品、权益持有人注资及银行借款为运营提供资金,2023年和2024年,大医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均处于净流出状态,虽然通过融资获得了资金,但也带来了不少的融资成本以及还款压力。2023年和2024年,大医集团融资成本分别为662.6万元和559.9万元。

2023年和2024年,大医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1.60亿元和2.71亿元,如发生信贷风险,将会对公司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截止2024年末,大医集团手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6亿元,假设未来的平均现金消耗率为2024年水平的1.25倍,能够维持40个月的财务可行性。

附:大医集团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浦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民银资本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凯易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