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拆解IPO

关注IPO资讯,拆解公司招股书。

人力成本占比六成,卓正医疗IPO面临扩张与盈利平衡考验

瑞财经 刘治颖 2025-04-05 09:37 1.4w阅读

瑞财经 严明会 3月18日,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正医疗”)更新招股书,拟向港交所主板上市,海通国际、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4年5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二次冲刺。

招股书显示,卓正医疗成立于2012年,在战略上专注于服务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以通常具有较强购买力、偏好更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大众富裕人群为目标客户。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卓正医疗在中国各地拥有及经营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两家医院,并在新加坡拥有及运营3家全科诊所。

业绩方面,2022年只2024年,卓正医疗收入分别为4.73亿元、6.90亿元和9.5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22亿元、-3.53亿元和0.8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9.3%、19.3%和23.6%。2024年,卓正医疗首度实现盈利。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门重资产、高投入、慢回报的生意。与传统医院相比,诊所往往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而将医生视作重中之重。

但近年来,医疗行业的人才成本持续攀升,竞争日趋激烈,招聘难度加大,导致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压力不断上升。

2022年-2024年,卓正医疗的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计入收入成本、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的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分别为3.8亿元、4.36亿元、5.6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0.2%、63.2%及58.9%。

这意味着,卓正医疗每收入1块钱,就要拿出6毛来给员工发工资,高盈利自然无从谈起。

尽管人力成本高企,但卓正医疗的业务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于足够数量的高质量医疗专业人员。

资料显示,2018年中,卓正医疗的全职医生首次突破100名。到了2024年底,这一数字达到了379名。也就是说,2019年至2024年,卓正医疗的医生团队扩大了2.8倍。

根据招股书,卓正医疗的全职医生平均拥有约15年的执业经验,其中约81%的医生在加入卓正医疗之前曾在顶级三级甲等医院执业。

未来,卓正医疗将继续实施扩张计划。报告期内,卓正医疗为了扩大在武汉的业务范围,已斥资1.2亿元及以公司184.91万股D轮优先股为代价收购了武汉神龙天下62.56%股权。

公司还将在杭州、上海、新加坡成立新的医疗服务机构,并向深圳搬迁现有医疗服务机构,预计产生投资额约1.38亿元。此外,卓正医疗也有出海打算,其将继续开拓新海外市场,计划于马来西亚开设一家新诊所。

不过,新医疗服务机构的开设亦会对卓正医疗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冲击。新医疗机构在初期阶段往往面临收入较低、成本较高的挑战,根据卓正医疗的经验,新机构的收支平衡期一般为1至3年,投资回收期则需2至5年。这意味着,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盈利能力,将是卓正医疗未来面临的课题。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