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拆解IPO

关注IPO资讯,拆解公司招股书。

国星宇航港交所IPO: 董事长陆川曾任职电子科技大学

瑞财经 张林霞 2025-02-06 10:24 3.1w阅读

瑞财经 张林霞 近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国星宇航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

第一阶段(自国星宇航成立至2022年)。国星宇航主要专注于开发AI有效载荷,验证在太空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星上AI技术应用能力。

国星宇航在第一阶段发射了自主或共同开发的数颗AI有效载荷及AI应用卫星,收集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将其使用于不同行业应用中,并取得积极的市场反馈。

第二阶段(自2023年至2027年)。国星宇航基于AI应用卫星和市场验证,开启以灵境引擎为代表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空间升维技术的迭代与市场推广。于2022年11月,国星宇航正式推出灵境引擎,推动卫星遥感数据从传统的二维卫星遥感数据到更为先进的三维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星基解决方案的深度和范围。同时,加快由AI应用卫星向AI智算卫星的发展。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国星宇航开发了4颗AI智算卫星。

第三阶段(自2028年起)。国星宇航预期于第三阶段完成并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并基于该基础设施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九个月,国星宇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7亿元、5.08亿元和 2.37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0.91亿元、1.39亿元和 2.14亿元。

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陆川2023年薪酬为192万元;2024年前9月,陆川薪酬为21.7万元。

陆川博士,41岁,正高级工程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陆川于2018年6月获委任为董事。负责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及重大业务决策,监督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及产品研发工作。于集团多家子公司担任董事。

陆川拥有近20年的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陆川于2006年7月至2021年2月在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担任多个职位。陆川于2006年7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其后于2011年6月在该校获得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于2016年3月获得新加坡共和国南洋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理学硕士学位,并于2018年6月获得中国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工学博士学位。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