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京东加入榜单大战,刘强东慢了半拍

瑞财经 曾树佳 2025-11-17 20:57 5.2w阅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为了应对美团、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刘强东不得不见招出招。

近日,京东在“秒送”频道上,低调上线了“京东点评”板块,涵盖找美食、住酒店、挑好物、去哪玩、选家政等内容。

该页面中,采用双瀑布流信息展示形式,类似小红书等图文内容社区,用户可分享点评内容,并直接跳转至购物链接。

进入点评页面后,除用户评论外,平台还接入相关门店的评价内容。

据悉,该功能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城市部分用户随机开放,暂未商业化。

京东客服对外回应称,“京东点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对商品展开评价、打分以及晒单等操作,这些功能的设计,初衷在于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同时推动商品服务质量的升级。

京东坦言,点评功能与外卖业务联动,增加外卖业务用户互动和社区氛围。

与“京东点评”一起上线的,还有“京东招牌榜”。

京东将招牌榜定义为:一份基于京东外卖业务真实用户复购行为数据推出的特色榜单,包含菜品榜与门店榜。

菜品榜从“店”的维度升级至“菜”的维度,根据菜品复购热度进行排序。门店榜同样基于用户真实复购量,选出用户反复回购的宝藏好店,旨在帮助用户轻松发现经得起回头客考验的经典美味。

上榜门槛为,门店综合评分≥3.5分;该门店菜品本身的好评率保持在较高标准;近期与中长期内拥有持续的用户复购表现。

京东还明确指出,虚假交易数据和异常刷单数据,不计入榜单排序数据中,不满上述任意一项条件则无法上榜。

它的功能,听起来有些熟悉,似乎对标的是美团的大众点评、阿里的高德扫街榜。

在此背后,京东有意将平台内容化、深挖本地生活流量。

过去,用户们只知道京东“多快好省”,但有时候买完一件东西,就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打开京东。而“京东点评”和“京东招牌榜”,目标对准的正是“复购”。

榜单的逻辑,原本就是用户在体验过一次之后,仍愿意再次为菜品买单。

而吸引用户停留,将带来较大的流量,这些流量可以反哺电商。京东之所以在外卖业务上大幅投入,其中的深意,也在于此。

今年三季度,包含京东外卖的新业务,收入为155.92亿元,同比增加213.7%,但亏损也高达157.36亿元,去年同期则为6.15亿元。

在核心业务方面,三季度,京东零售营收为2505.7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3.78%,同比增长11.37%;经营利润为148亿元,去年同期为132亿元。

按照刘强东的设想,京东新业务的投入,便旨在突破增长天花板,虽短期影响利润率,但将逐步转化为新的增长动力,并与核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