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深度】券商前三季度共收126张罚单,中信证券排名第一

财中社 2025-10-23 17:30 2345阅读

近日,iFind统计显示,2025年前三个季度,证监会系统向68家券商机构开出126张罚单,从点名次数来看,中信证券(600030)以5次排名首位,中信建投(601066)则以4次与华安证券(600909)、东海证券、渤海证券、长江证券(000783)等并列第二。

作为行业领头羊,头部券商在规模和业务能力领跑的同时,却在合规问题上频频“触雷”。

从中信证券收到的罚单来看,有两张指向投行业务,三张指向分公司。

2025年5月,上交所对中信证券出具监管警示,表示公司在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中,未按规定报告“最近一年在首发业务受他所纪律处分”的情形,仍出具适用分类审核机制的核查意见,核查意见与实际不符。对中信证券及4名保代予以监管警示。这四名保代分别是李宁、吴鹏、黄艺彬、李婉璐,虽然监管警示并未指向具体项目,但查询其过往保荐项目可发现,李宁和吴鹏曾共同保荐国投电力主板再融资项目,而这一项目的另一家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而国投证券负责此项目的两名保代郑扬、陈实也与同期收到罚单。而黄艺彬、李婉璐则是共同完成了中国核电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这一项目于2024年8月30日获受理,2024年11月28日通过。

2025年6月,深交所又对中信证券出具监管函,表示其在辉芒微电子创业板IPO项目中,经销收入内控核查不充分、资金流水核查不到位等,要求提交整改报告。而这一项目早在2024年1月就已撤回申请。

另外还有三张指向中信证券分公司的监管措施。2025年6月,浙江证监局采取了“三级连罚”,不仅直接责任人员吴某被责令改正,中信证券绍兴分公司及其上级管理机构——中信证券浙江分公司也因“对所辖分支机构合规管理不到位”而双双被责令改正。

2025年9月,山东证监局又对中信证券(山东)济南分公司出具警示函,原因在于存在无资格人员开展基金销售、未使用统一宣传材料等,经纪业务合规管理不到位,对其责令整改并提交报告。

这种贯穿基层机构到区域管理的全链条问责模式,也彰显了监管对券商内部管理责任追究的深化。

罚单数量排名前列的另一家头部券商中信建投,其违规同样集中在投行业务,暴露了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职责缺失。

2025年1月,北京证监局对中信建投采取责令改正,指出其衍生品、经纪业务的投资者适当性与内控管理不完善,反映合规管理覆盖不到位。

在投行业务中,三次被点名分别指向安凯特IPO项目、国遥股份IPO项目和阳光中科的持续督导。2025年4月,在安凯特IPO项目中,作为保荐机构对废料销售内控、会计处理等核查把关不足,被上交所实施口头警示。9月,在国遥股份IPO项目中,未充分关注收入确认、采购管理不规范等,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核查意见不准确,对公司采取书面警示。另外,作为阳光中科主办券商,早自2024年1月即知悉主要车间停工停产,未督促及时披露、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从违规情况来看,投行业务首当其冲。更奇怪的是,头部券商本该具备更加完善的风控体系,却屡屡在基础合规问题上失守,反映了行业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投行项目数量增多、节奏加快,券商也因此面临更大的展业压力。在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时,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没有同步跟上,导致尽职调查等关键环节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券商的风控体系未能实现对复杂业务和新兴风险的全覆盖,例如中信建投在持续督导过程中,对于企业停产等重大经营变化的敏感度不足,反映出其持续督导环节的风控可能存在盲区或响应滞后。而中信证券多家分公司受罚,也提示了券商需要加强全链条的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监管方针确立,以及注册制改革的深入,监管层持续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监管关注点更聚焦于券商是否勤勉尽责,对投行执业质量的要求显著提升。这也要求券商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真正将合规意识融入企业文化。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到ruicaijing@rccaijing.com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