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曾树佳 2025-10-23 08:43 1.7w阅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阿里旗下的一家小贷公司,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小贷”),已于10月17日正式完成注销。
这则消息,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这是阿里小贷,注定的结局。
早在去年2月,阿里小贷就已发布清算组备案信息,进入清算注销程序,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成立于2010年3月的阿里小贷,曾获得国内首张专门面向电商商家提供小额贷款的营业执照,定位为“贴近草根用户群”,为客户提供50万以下的贷款,满足他们扩大经营的融资需求。
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黄浩,由彭蕾、马云、金建杭、曾鸣、邵晓峰这5名自然人,分别持股20%。
作为网商银行的前身,阿里小贷公司只是充当着过渡的角色,它于2022年11月,就已无实际运营业务。
近年来,小贷行业加速洗牌。
央行2025年二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降至4974家,贷款余额7361亿元,较年初减少187亿元。
上半年,283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这已超2024全年243家的退出量。
数据的背后,正揭示着行业变革。监管部门正在强化存量业务的合规性审查。
阿里小贷注销,马云这一果断的“舍”,是为阿里的金融业务,减少一些风险。
只有核心的信贷业务,完全转移到持牌的网商银行后,蚂蚁集团才能在明确的监管框架下,重新规划未来业务。
回归以往,马云曾发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言,呈现出一种颠覆者的姿态。
那时候,成立小贷公司,似乎也是其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做传统银行“做不到、不愿做”的业务的思路。
如今,马云的思路改变了,注重的是“合规优先”。
今年上半年,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0.47亿,同比增长41.86%。同期,网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2945.84亿元,同比增长2.75%;不过,其利息收入却较去年同期减少3.99%。
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客群“体量小、稳健性较差”等特质,或许也影响了其不良贷款率。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网商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53%、1.94%、2.28%、2.3%,呈现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