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拆解IPO

关注IPO资讯,拆解公司招股书。

至信股份主板定位遭问询:营收低于同行平均数,发明专利58项仅次于常青股份

瑞财经 王敏 2025-10-13 12:01 1.3w阅读

瑞财经 王敏 10月10日,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股份”)及中介机构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披露第二轮问询回复意见,涉及收入、预付款等。

招股书显示,至信股份始终致力于汽车领域白车身冲焊件的研发生产,并且围绕着冲焊件开发和生产环节,拓展了上游的模具开发、加工、生产以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

根据申报材料及问询回复,至信股份属于汽车制造业(C36)下属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选取了其中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涉及汽车金属冲焊零部件和冲压模具的公司共计49家进行对比。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3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榜单中,百强企业营收规模大多位于2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多利科技、常青股份、博俊科技等同行业可比公司具备一体化压铸技术,至信股份拥有铝件的冲压与焊接生产能力,但目前至信股份并未涉及铝压铸领域。

上交所请至信股份结合公司报告期初利润规模较小,报告期内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每年主营业务收入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位数和平均数水平,披露至信股份主营业务是否稳定,是否属于规模较大,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是否符合主板板块定位。

同时,至信股份与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所处排名及分位数位置)比较情况;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机构性质和行业地位,市场声誉是否良好,本次采用相关统计数据具体来源,相关资料是否公开,至信股份、中介机构及相关方是否为此付费,本次引用数据的统计依据、过程和方式是否可靠、客观,相关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及完整性。

此外,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工艺、铝等轻量化材料技术的优劣势比较及应用情况,至信股份是否具备一体化压铸、铝等轻量化材料处理能力,技术布局是否与行业趋势一致,是否会影响下游客户对至信股份产品的需求;结合上述情况,进一步说明至信股份的行业代表性。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涉及汽车金属冲焊零部件和冲压模具业务的上市公司共计49家。

若以行业中位数来看,至信股份主营业务收入与行业中位数水平差距逐渐缩小,2025年1-6月,至信股份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已超过行业中位数水平,同行业上市公司排名升至18。2022年度至2024年度,至信股份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与行业中位数和平均数存在一定差异。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6月,至信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35%、92.56%、93.50%和94.63%,其中冲焊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89%、87.33%、89.70%和89.22%,主营业务稳定。

如上表所示,截至2025年6月末,至信股份及其子公司共拥有专利371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至信股份专利总数量及发明专利数量在同行业可比公司内排名第2,仅次于常青股份,专利数量及核心技术具备竞争优势。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