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2025-10-04 06:20 6270阅读
Ai快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有望全面规范车门把手产品性能,提升车门把手产品安全水平。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车门把手产品的操作方式和结构型式日趋多样,“100 款新能源汽车,就有 100 种开门方式”。隐藏式门把手原本用于赛车以降低风阻系数,如 1952 年奔驰 300SL 就采用了这样的设计。2012 年特斯拉 Model S 亮相,其自动伸缩的门把手给汽车界带来巨大震撼,此后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彰显产品“高级感”的重要设计。
然而,这些新奇独特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也带来诸多问题。给乘客造成识别难、操作不便、断电失效、夹手等困扰,甚至存在潜在逃生、救援风险。在近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隐患层出不穷。2021 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县,一辆特斯拉 Model S 在行驶中高速撞上一棵树后起火,“无法打开车门”成为救援过程中的关键障碍。
此次标准规定了车门把手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布置位置、冗余设计以及强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一是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对车门把手结构、手部操作空间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解决了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操作不便、难以识别等问题。二是明确了车门把手的释放方式和断电功能完整性,要求每个车门的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均应具有机械冗余设计,保证事故断电后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把手开启车门,确保乘员逃生和事故救援。三是规范了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的布置区域,以及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和开启方式示意,解决车门把手可见性差、识别性不足等问题,减少误操作,兼顾安全效率与用户体验。
汽车车门把手标准不仅是技术、设计问题,更是安全问题。此次标准的制定适应了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兼顾了车门把手科技感与安全性的平衡,对于解决当前困扰消费者的车门把手痛点问题,引导和规范我国车门把手技术的发展、强化乘员逃生和安全救援、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具有积极意义,既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暴露出问题的及时修正,也是对我国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的保驾护航。
(AI撰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