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曾树佳 2025-09-16 00:18 9789阅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小米新机即将出炉,雷军这次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雷军口中的“跨代”,大概指的是小米手机跳过数字16序列,直接推出小米17。
小米这种打破常规的迭代逻辑,只为了与iPhone17对上,它试图在“同代同级”竞争对比中,凸显小米的高端化战略。
对此,有部分网友认为,小米这是在蹭iPhone 17系列的热度。毕竟,将自己与全球公认的最强标杆进行绑定,对于实现提升品牌形象、聚焦用户注意力来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事实也是如此,小米这一命名上的改变,迅速成为了热搜,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
从外界的爆料中,可以了解小米17系列的大概情况。它涵盖三款机型:标准版小米17、小米17 Pro以及小米17 Pro Max,其定位分别为“全能旗舰”、“小尺寸影像”和“巅峰科技影像”。
今年2月,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牌,称“高端化不是权宜之策,不是阶段性战术,而是小米实力、能力和价值观的考验和证明。”
他透露,2025年,小米的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300亿元,其中AI及相关业务占比25%。
那时候,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宣称,小米手机在站稳了4000元到6000元价位段之后,未来五年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的全面突破,从产品对标到服务对标,更要全面兼容苹果生态。
小米手机立足高端,或许也有提升毛利率的想法。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4.8%。“手机×AIoT”分部毛利率为21.6%,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但若分开看,期内,其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55亿元,毛利率为11.5%,相比于2024年二季度12.1%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与之相比,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387亿元,毛利率为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换言之,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把毛利率撑起来的。
通过推进高端策略,如果能提升手机业务的毛利率,那无疑也能助推一把“手机×AIoT”核心战略。
3月,卢伟冰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小米距离年销量2亿台的目标还有3000万台,这一目标是基于2024年小米预计实现的1.7亿台销量。
小米希望能在2026年或最晚2027年,达成这一全球销量的里程碑。
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场份额为14.7%。
在境外,小米手机与其他头部公司的竞争,已摆上了台面。
8月底,苹果与三星两家公司,联合指出小米在印度发布会及广告中,通过直接调侃iPhone 16 Pro Max和三星旗舰相机,进行“偷袭营销”,损害其品牌形象。
回到眼下,雷军此次通过小米17,对iPhone贴脸开大,想必是酝酿了一段时间。在此一周前,小米辞退某“泄密”员工,其背后的深意或许已浮现了出来。
9月9日,小米集团内部“职业道德委员会”突然发布了一份内部邮件,称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某某,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决定给予其辞退的处分。
该名员工也通过个人社交账号,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因为“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不过,他也澄清了一些流言,称“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在深刻反省中,但没有做违法行为!”
不久前,这名员工刚晋升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REDMI品牌总经理。在喊话迎战iPhone前夕,雷军毅然辞退有过泄密前科的爱将,或许是因为挑战iPhone一战,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