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2025-09-10 09:06 1.7w阅读
Ai快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苹果秋季发布会如约而至。本次发布会,苹果发布了包括新款iPhone Air在内的4款手机、Airpods Pro 3以及3款Apple Watch。其中,手机部分迎来近年来的最大变革。
产品亮点
1. iPhone Air面市:史上最“薄”的iPhone,机身厚度仅5.64毫米,重量约165克,取代了往年的Plus机型,改变了苹果长期以来的手机矩阵。该机型搭载A19 Pro处理器,采用6.5英寸ProMotion屏幕,且仅可通过eSIM激活,中国联通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受支持的iPhone eSIM运营商。
2. iPhone17系列配置升级:标准版和Pro版本的芯片分别升级到了A19、A19 Pro,均采用3nm工艺,A19 Pro芯片持续性能相比前作最高可提升40%。标准版屏幕扩大至6.3英寸,用上了苹果此前只用于Pro系列的最高120Hz的ProMotion自适应高刷,摄像、散热、续航等方面也均有一定程度升级。
3. 价格策略:iPhone 17国行版起售价为5999元人民币,iPhone Air为7999元,iPhone Pro为8999元,Pro Max为9999元。其中,iPhone 17标准版相对前作“加量不加价”,在取消128G版本的情况下,256G内存产品与iPhone16标准版128G产品售价相当。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利用自身规模,努力把价格维持在现有水平,以应对关税对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影响。
销售预期
市场对iPhone 17的销售预期复杂且分化。集邦咨询预估,2025年iPhone 17系列整体出货量有望较iPhone 16系列在2024年的出货量增长3.5%,其中Pro系列依然是市场销售主力。但该机构也指出,全球经济表现疲弱及高端机型潜在的涨价可能性,将成为销售的主要挑战。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则对iPhone 17在中国市场的短期表现持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计今年第四季度,iPhone 17系列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可能会有个位数下跌,主要原因是iPhone 16的降价已提前释放部分换机需求,以及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将在同期发布旗舰机型,市场竞争加剧会稀释苹果的需求。不过,市场对于苹果更长远的创新周期仍抱有期待,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预计当年出货量将达到800万至1000万台,并有望在2027年增长至2500万台。
供应链变化
1. 生产地调整:为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苹果计划将印度作为其美国市场的主要生产基地,iPhone 17的四款机型将首次同步在印度启动NPI(新产品导入)。而面向中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的订单,仍将以中国大陆的供应链为核心出货地。
2. 供应链满产备战:苹果年度新品发布后,其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全面进入为iPhone 17系列冲刺的满负荷状态。从一线普工的招聘,到上市公司的产能规划,整个链条都在高速运转。深圳龙华汽车站的多位招工中介表示,富士康、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果链厂商仍在大规模招聘工人。鹏鼎控股、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苹果核心供应商均表示公司处于“满产”状态。
3. 业绩分化与转型:今年上半年,苹果稳定的订单为果链龙头企业带来了整体稳健的业绩表现,但各家财报已出现明显分化。立讯精密与蓝思科技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同步增长,歌尔股份归母净利润增长,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在稳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龙头企业们正在加速向消费电子以外的新兴领域拓展,如汽车业务、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赛道、AI服务器、机器人等,以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AI撰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