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2025-09-04 13:38 1.1w阅读
Ai快讯 近日,华熙生物、巨子生物、敷尔佳三家头部医美企业公布2025年半年报,不同的业绩表现反映出企业战略得失和行业转型轨迹。
华熙生物交出上市以来“最差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45%。华熙生物将业绩下降归咎于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下滑,该业务曾是业绩“主力”,上半年收入9.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97%。华熙生物自2024年起进行改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亲自下沉核心业务板块,但目前调整仍处于初期阶段。
敷尔佳同样业绩不佳,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下降8.15%;净利润2.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48.66%。营收下降是因为优化线下渠道,净利润下降则是宣传推广费用增加,上半年销售费用达4.2亿元,同比增长39.56%。敷尔佳核心业务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下滑,今年上半年收入2.38亿元,同比大跌48.07%。其营收主要依赖线上渠道,线上销售额大幅增长,但也带来销售费用激增,面临库存积压、渠道冲突等问题。
与二者不同,巨子生物上半年保持业绩增长。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虽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稳健。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专业皮肤护理产品销量增长,“可复美”品牌贡献营收25.42亿元,同比增长22.7%,占总收益的81.7%。
当前,医美行业正从“流量红利”向“技术壁垒”转型,玻尿酸面临重组胶原蛋白的挑战。今年5月,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曾就可复美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公开争论,背后是两大抗衰成分的博弈。
华熙生物反对“透明质酸过气论”,在坚守玻尿酸领域的同时,向重组胶原蛋白延伸,其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自主研发的胶原水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部分二类医疗器械已获准。敷尔佳于2022年布局胶原蛋白赛道,构建双轮驱动产品矩阵,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也初见成效。巨子生物虽在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占据优势,但目前未持有医美注射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医药行业分析师朱明军表示,医美行业竞争规则已改变,未来比拼的是研发实力、专利布局和合规准入,企业需聚焦底层技术研发,构建技术壁垒,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成为引领者。
(AI撰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