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人保等险企成本普降,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潮

瑞财经 2025-09-04 07:45 1999阅读

Ai快讯 近日,上市保险公司中报披露完毕,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在保费收入、综合成本率、车险业务、非车险业务等多方面呈现出不同态势。

保费收入方面,三家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其中,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综合成本率(COR)普遍下降。上半年,中国平安产险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中国人保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东吴非银研报指出,得益于大灾赔付减少和费用管控,上市险企承保盈利普遍改善,综合成本率平均值为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人保综合成本率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平安改善最明显。

车险业务上,上半年各家在稳定传统车险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险市场。此前新能源车险因维修成本及出险率高处于亏损边缘,但从2025年上半年情况来看,正步入盈利期。中国太保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9.8%,服务车辆数超536万且已实现盈利。东吴非银研报显示,部分公司相关业务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平安、太保和人保财险(家自车)已实现当期承保盈利。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新能源车险已进入盈利空间,但商用车综合成本超100%,下半年综合成本率仍有上升压力,且公司不会设置新能源车险比重上限。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称,上半年新能源车保费收入增长46%,承保利润为正,产险综合成本率下降得益于持续创新和科技赋能。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表示,将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境内支撑车险份额稳定,境外推动“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人保财险按“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策略,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6月实现泰国业务首单落地,未来将继续探索东南亚国家市场。中国太保也加速出海战略,上半年与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非车险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三家公司表现分化。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农险、责任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但意健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恶化。太保产险非车险加快优化业务结构,原保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影响后,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下降。平安产险非车险原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多数险种综合成本率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实施在即。近年来,非车险业务持续扩容,但伴随恶性竞争加剧、费用结构失真、应收保费坏账风险积聚等问题。国信非银研报指出,《通知》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新规设定刚性经营红线,直击行业“顽疾”。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预计相关政策四季度落地实施,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一定正向影响,对2026年将有明显改善。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到ruicaijing@rccaijing.com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