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IPO
关注IPO资讯,拆解公司招股书。
瑞财经 2025-08-29 17:59 1.4w阅读
瑞财经 严明会 7月30日,丹诺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诺医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截至递表前,Cumbre实体为丹诺医药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可行使公司合共约18.82%投票权。但实际上,曾担任Cumbre医学化学总监的马振坤才是丹诺医药的创始人。
据了解,马振坤今年已经63岁,此次丹诺医药递表前,其在公司内部担任多个职务,包括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同时还是子公司丹诺中山、丹诺上海、丹诺美国及丹诺香港的董事。
1984年7月,马振坤在北京大学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随后进一步获得了北大化学硕士学位。1991年8月,他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业。
1994年8月,马振坤正式加入雅培公司,并在2001年6月获委任为雅培公司Volwiler Society的副研究员。
2001年12月,马振坤加入美国抗菌新药研发公司Cumbre Inc.,担任该公司的医学化学总监,直至2004年8月。
2012年底及2013年初,马振坤先后全资创建了丹诺开曼及丹诺医药,进行利福特尼唑的研发。根据丹诺医药的预计,到今年8月底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利福特尼唑胶囊将正式申请上市。
瑞财社发现,2013年6月,丹诺开曼刚成立不久,即向马振坤的老东家Cumbre发行了392.5万股A轮优先股。发行完成后,Cumbre一跃成为了丹诺开曼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80.10%,而创始人马振坤的持股比例则被稀释为13.7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认购丹诺开曼的股份,Cumbre是以其若干专利和商业协议支付的对价,并非是现金认购。
后于2013年10月15日,Cumbre的联属公司Big Bend TenNor参与了丹诺开曼的B轮融资,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认购了丹诺开曼100万股B轮优先股。
不过,2017年2月,Big Bend TenNor将其持有的全部丹诺开曼B轮优先股以0元的价格分别转让给了McKnight家族成员的持股平台、Garcia-Bugge’ Enterprises, Inc.。
同时,Cumbre也以0元价格向McKnight家族以及Riefein家族信托U/D/T、Garcia-Bugge’Enterprises Inc.转让了其所持的丹诺开曼部分股份。
据招股书,丹诺医药已成立由四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及临床医生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Steven McKnight博士正是其中之一。
Garcia–Bugge’Enterprises, Inc.为一家于美国注册成立的公司,由David Garcia先生、Christoper Bugge先生各持股70.6%、29.4%。David Garcia先生及Christopher Bugge先生共同经营一家生物技术公司长达26年。
尽管丹诺开曼进行了多轮融资,Cumbre始终保持着其大股东地位。
2021年底,为筹备丹诺医药在中国申请上市的计划,丹诺开曼的股权下沉至丹诺医药层面。股权下沉完成后,Cumbre实体(包括Cumbre及Big Bend 73、Big Bend 72、Big Bend 77)依然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68%。根据招股书,各Cumbre实体最终由Morton H Meyerson先生控制。
丹诺医药的创始人马振坤,递表前其直接持股比例3.16%,连同员工持股计划平台控制公司的投票权比例约为13.61%。
不过,丹诺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Cumbre实体及Morton H Meyerson先生及其家庭成员为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但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由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马振坤管理。其在中美两国医药行业拥有丰富的研究和管理经验,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管理及营运,公司的各项成就均在其领导下取得。
作为公司董事长,马振坤是公司所有董事中酬金最高的一位。2023年及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以下称“报告期”),其分别领取酬金(包括薪金、花红及其他福利)208.1万元、228.1万元、8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