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深度】韩妃整形丢5A评级,华熙生物否认供货、半年报业绩承压

财中社 2025-08-29 13:15 4637阅读

近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因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严重失信与违规问题”,撤销其“AAAAA医疗美容医院”评价等级。

此次处理源于8月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调查》栏目对部分医疗美容机构严重违规行为的曝光。

违规使用二类医疗器械华熙生物回应不知情

央视调查发现,韩妃整形在其大众点评平台上架一款标注“医用械字号”的“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售价228元。经核查,该产品实际仅持有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湘械注准20222141869),国家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外用,严禁用于侵入性注射。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注射到真皮层的产品必须取得Ⅲ类医疗器械认证。

《财中社》注意到,涉事产品注册人名称为华熙生物科技(湘潭)有限公司,为华熙生物(688363)全资子公司。8月28日,华熙生物方面公开回应称:“我司未向医美机构销售该产品。相关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医美机构违规使用产品行为我司并不知情”。华熙生物在回应中强调:“合规不是企业的最高标准,而是最低底线”,并表示将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医师操作规范培训。

央视曝光后,广东省迅速启动医美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8月15日,广州、深圳等地已有23家医美机构被立案调查,5家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已于8月4日对涉事医疗机构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已对韩妃整形的相关违法行为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广东省疾控局表示,将持续加强医疗美容服务机构事前事中监管,建立动态监管档案,并对信用评级较低的机构实施重点监管。

行业整顿加剧市场竞争,华熙生物业绩承压

随着监管趋严,医美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合规化竞争与价格战现象日益凸显,这一点在华熙生物最新财报中得到明显体现。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滑35.38%;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45%,降幅远超收入降幅,反映核心业务盈利效率显著下滑。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同比下降33.97%(收入9.12亿元),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仍达40.36%,作为第一大业务板块,其大幅下滑直接拖累整体利润。

公司业务中与医美相关性最强的医疗终端业务同样表现疲软,报告期内实现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主要为医美注射产品)实现收入4.67亿元,同比微降1.8%。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产品销量实际同比增长20%,出现明显的“量增价跌”,反映出行业整顿背景下,合规成本上升与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对企业带来的双重压力。

其他业务板块也多数增长乏力:原料业务实现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仅有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华熙当康)实现收入0.38亿元,同比增长32.40%,但该业务规模不足整体收入的2%,对业绩拉动作用有限。

医美行业整治深化,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此次韩妃整形事件不仅是一家机构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医美行业存在的深层次违规操作问题。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轻医美产品行业白皮书》显示,市面流通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广东省消委会数据显示,8月以来医美投诉量同比激增300%,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效果不符等方面。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通知中指出,韩妃整形的行为“违反国家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定,背离医疗安全核心准则,造成较大不良社会影响”。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分析认为,预计未来半年内,30%不合规的小型机构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韩妃整形已下架涉事产品。然而大众点评平台上仍有多家商家销售同名产品,并在操作流程中标注“机打”(即机器注射)等字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执法检查中还发现,两家机构采用“滚针”或“黄金微针”后涂抹的方式为消费者使用“丝丽516”和“丽驻兰黑盒”,这些行为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行业整治仍任重道远。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到ruicaijing@rccaijing.com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