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动态
瑞财经原创专栏,汇总香港上市公司动态。
瑞财经 2025-08-29 13:35 3167阅读
Ai快讯 8月29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发布2025年半年报,展现出营收增长近五成、亏损收窄的良好态势,且预计下半年可实现经营性盈利,盈利拐点持续逼近。
半年报显示,云顶新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4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亏损1.47亿元,同比收窄31%。公司对实现全年16亿元至18亿元的销售目标充满信心,并力争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经营性盈利。
资金方面,截至上半年末云顶新耀现金余额达16亿元,叠加近期配股募得的15.53亿港币,总现金余额已超过25亿元,为后续商业化扩张与研发投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云顶新耀上半年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已商业化产品。肾病治疗领域的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商品名:耐赋康)表现亮眼,上半年销售收入达3.03亿元,同比增长81%。该产品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此前曾出现“供货紧张”情况。8月4日,其扩产补充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1月至8月累计销售收入已达8.25亿元,8月单月销售收入就达到5.2亿元。云顶新耀管理层预计该药全年销售额将突破12亿元至14亿元,2026年销售额或将进一步增长至24亿元至26亿元。
另一款商业化产品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拉环素(商品名:依嘉)上半年收入达1.43亿元,同比增长6%。通过聚焦目标核心医院,其医院端纯销同比增幅更高达37%。
在研发管线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最佳药物(商品名:维适平)有望成为云顶新耀下一阶段的核心增长驱动力。该药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于2024年12月获NMPA受理,目前已在新加坡、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获批上市,新药上市许可申请也已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获正式受理,还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目录,在大湾区先行使用。云顶新耀已启动该药的本地化生产项目,建成后年产能预计达5000万片。
自主研发方面,云顶新耀也成果颇丰。其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今年3月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初步数据显示,低起始剂量就能激发晚期肿瘤患者特异性T细胞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首款自研进入国际临床阶段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今年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临床试验申请)批准,中国的IND申请也于7月获得受理,成为公司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国IND获批。目前,EVM14的美国一期临床试验启动中,预期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公司计划于下半年在美启动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药,预计2026年上半年读出部分数据。
此外,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管线还涵盖靶向PD - L1和IDO1的现货型免疫调节疫苗EVM15、自体生成CAR - T项目、新一代共价可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EVER001(希布替尼)等产品。其中自体生成CAR - T项目EVM18预计在下半年确定临床候选分子,有望在2026年获取首批人体临床数据。
(AI撰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