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余惠勇“爹味”说教惹众怒,百果园被现实上了一课

瑞财经 李姗姗 2025-08-11 16:52 1.5w阅读

文/瑞财经 李姗姗

上一次对消费者说教的钟薛高已经破产清算了,如今又来了一个百果园。面对消费者质疑“百果园水果偏贵,月薪2万元都吃不起”,8月8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视频回应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余惠勇还掷地有声地表示:“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

话一出口,百果园瞬时冲上微博热搜。

对于“教育消费者”的说法,网友并不买账:“中年男老板这么喜欢爹味儿,吃个破水果还被教育上了”“属于得了便宜还卖乖”。

百果园真有那么贵吗?

以榴莲为例,外卖平台显示,百果园北京地区售卖的A级带壳泰国金枕榴莲单价为87.6元/kg;而切果季、果缤纷同品级榴莲售卖单价分别为74.9元/kg、72.44元/kg。

然而,高价格却并不能保证百果园水果品质的稳定。社交平台上,涉及百果园水果质量的吐槽屡见不鲜。

有消费者花17块买了两个苹果,回家切开才发现内部果肉已经变质发黑。

还有消费者花了近60元买了一盒荔枝,打开后却发现已经发霉的荔枝被放在盒子最下面。

158块钱买的百果园水果,蜜瓜切开是烂的,凤梨口味极酸。

线上买到的榴莲品质很差,不仅不熟,还出现坏果的情况,消费者要求退款60%,但一直得不到回应。

其实,曾经的百果园还算可靠。

2001年,余惠勇拿着400元在深圳创办了百果园,2002年7月首家门店开业,首日销售额1.8万元,单月突破40万元,起势很猛。

创业初期,百果园瞄准中产家庭,门店多开在中高端小区周边。余惠勇以“做最好吃的水果”的定位和“不好吃退款”的承诺赢得市场。

2009年,百果园在业内首创“三无退货”政策,允许消费者对口感或品质不满意的水果进行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退货,打破传统零售“离店概不负责”的服务壁垒。

然而,百果园的承诺却在一次次的曝光中逐渐食言了。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百果园的投诉有3000多条,大多是关于水果的品质和售后问题。

去年315期间,百果园被曝光,存在用腐败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让它的高品质形象大打折扣。

有百果园的加盟商在余惠勇的相关视频下留言称,去年公司将三无退货相关政策改为公司承担60%,且扣除整单金额而不是被退果品金额,已伤及加盟商的利润。

更有消费者表示,买到不好的车厘子申请三无退款,却一直拖着不退;买到生的蜜瓜却申诉无门。

尽管百果园已被牢牢贴上“贵”的标签,但公司盈利水平并不高。

2023年1月,百果园成功挂牌港交所,当年营收增速骤降至0.69%,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

上市次年,百果园迅速出现业绩变脸。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9.82%至102.73亿元;录得净亏损4.86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62亿元,出现近五年来首亏;毛利率也从上年的11.5%降至7.4%。

亏损加剧,带来了关店潮。

2023年初,百果园还信心十足地计划 “未来十年营收破千亿、线下开超万家门店”。而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零售门店剩5127家,同比净减少966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

付费会员数量也在缩水。2024年末为85.4万人,较2023年减少31.7万人,降幅达 27.1%;同期,会员费收入同比减少18.95%至0.77亿元。

截至2024年末,百果园尚有长期银行借款1.62亿元,短期银行借款23.47亿元,短期租赁负债0.3亿元,而期末现金余额仅有17.58亿元,存在6.19亿元短债缺口。

百果园自家人也开始逃离,自2024年以来,公司股东们开启频繁减持。

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百果园常务副总裁焦岳先后多次减持,累计套现约970万港元,持股比例从7.43%降到了4.05%;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7次减持,累计套现3788.64万港元。

截至8月8日收盘,百果园股价为1.75港元/股,总市值26.94亿港元,较上市首日收盘的总市值94.74亿港元,跌去了71.56%。

2024年,余惠勇总薪酬101.6万元,较2023年的109.7万元同比下降7.38%。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