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杨宏彬 2025-07-21 14:52 7.9w阅读
文/瑞财经 杨宏彬
程虹现在的心情,估计是很复杂的。
在今年3月,他从良品铺子老板手中,接过董事长权杖,并代行总经理职责。4月份,杨红春上任良品铺子总经理,程虹仍是董事长。
然而,仅在董事长的位置坐了4个月,程虹便因良品铺子的控股权变更,而面临权力的交接。
7月10日,良品铺子(603719.SH)因公司控股权或发生变更而停牌。一周后,良品铺子复牌并宣布,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良品铺子的原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其与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合计持有良品铺子38.22%的股权,而宁波汉意与良品投资的股权掌握在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4人手中,此4人正是良品铺子实控人。
根据公告,宁波汉意与良品投资将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转让良品铺子8421万股股份,占良品铺子总股本21%,交易总额10.46亿元。
除此之外,长江国贸还将向良品铺子的投资人今日资本收购8.99%股份。完成后,长江国贸将以29.9%的持股比例,成为良品铺子控股股东。
几乎同一时间,良品铺子披露,宁波汉意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网谷创投协议转让良品铺子2045.1万股股份,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5.10%,交易总额2.54亿元。
两个买家同为武汉国资。
其中,长江国贸100%股权由武汉金控持有,而武汉金控由武汉国资委持有98%。换言之,武汉国资委将接替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4人,成为良品铺子新的实控人。
网谷创投则由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00%股份,背后实控人为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若交易顺利完成,良品铺子原来的4位老板便可套现13亿。然而,这笔交易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
01
此前卖股反悔遭股权冻结
对于出让良品铺子控制权,武汉国资并非杨红春等人的第一人选。
今年5月份时,宁波汉意曾就出售良品铺子股权一事与广州轻工磋商,广州轻工同样是一家国资企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及广东省财政厅持有。
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已经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了广州轻工进行尽职调查后,接手良品铺子。
并且,自协议签订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对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的股份有优先购买权,若广州轻工决定于2025年5月28日推进本次交易或签署交易协议,宁波汉意应当无条件配合。
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也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然而,直至5月28日,宁波汉意却不与广州轻工签订相关股权交易协议,广州轻工因此向宁波汉意发函催促,依旧未果。今年7月,广州轻工将宁波汉意告上法庭,导致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19.89%的股份被冻结。
良品铺子表示,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的股权转让纠纷,可能影响到前者向长江国贸转让股权,目前公司正在与广州轻工积极沟通,协商解决方案。
然而,宁波汉意需要解决的还不止与广州轻工的纠纷。截至目前,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7,590万股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18.93%。
02
战投也撤退
长江国贸向今日资本收购股权价格是12.34元/股,是低于向宁波汉意及良品投资的收购价的。收购3604.99万股股份,占比良品铺子总股本的8.99%,今日资本由此套现约4.45亿元。
交易完成后,今日资本仍持有良品铺子9.17%的股权。
在IPO前,良品铺子有两位主要的投资者,一位是徐新控制的今日资本,另一位是高瓴资本。在良品铺子递表上交所时,二者位列第二及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3.75%及13%。
曾经的良品铺子,是资本市场里的红人,2020年7月,其收盘总市值一度超过340亿元。
高瓴资本早在2021年2月便开始减持良品铺子,至2022年11月,高瓴资本的持股已经降至5.56%,并且其称,将在未来6个月清仓持股。截至2024年末,良品铺子的前十大股东中,已经不见高瓴资本的身影。
今日资本则持有良品铺子的时间较长,一直到2023年12 月才宣布减持。直至今年6月,今日资本在良品铺子持股已经降至18.16%。
今日资本减持良品铺子,或是无奈之举。近年来,良品铺子的股价表现不佳,目前市值仅将近55亿,较巅峰时期已经缩水超80%。趁着有人接手,今日资本又成功落袋一大笔。
03
破局未果
杨红春、杨银芬几人,或许早就在计划卖掉良品铺子了。
7月10日,良品铺子因控股权拟发生变更而宣布停牌。停牌公告是晚间发出的,而当日开盘不到半小时,良品铺子便蹊跷涨停。停牌公告发布后,良品铺子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函。
去年,良品铺子出现了较大力度的分红。2024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在净利润只有2304.29万元的前提下,分红9984.9万元,分红金额是净利润的4倍。下半年出现亏损的情况下,良品铺子再度分红9984.9万元,全年的分红金额达到近2亿元。
而2022年及2023年,良品铺子的分红金额只为约1亿元及9,022.5万元。
为何要卖?原因或与近年来良品铺子的经营情况有关。2024年,良品铺子亏损爆发,今年以来仍未能扭亏。7月14日,良品铺子预告今年上半年业绩,期内归母净亏损之多达1.05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至多达1.3亿元。
无论是2024年还是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对于公司亏损都总结出了同一个原因:降价。降价原是良品铺子用来提振业绩的方式。
2023年,良品铺子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期内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滑14.7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46.26%。
对于这一情况,公司管理层或早有察觉。当年11月,良品铺子总经理由杨红春变更为杨银芬,以换帅来寻求突破。
杨银芬掌舵后,启动了良品铺子成立17年以来最大规模降价,300余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上市时,良品铺子定位是“高端零食第一股”。但公司承诺,降价不降质。
降价无非是为了实现薄利多销,以营收规模来弥补毛利率下滑。但对于良品铺子,这一策略未能奏效。
2024年,公司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滑11.02%。期内,良品铺子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点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
由于降价不降质,良品铺子的毛利率必然是是下滑的。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录得26.06%,同比减少了1.82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一直以来是良品铺子最主要费用。在2024年的降价策略下,良品铺子的营销力度未减。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了15.09亿元,其中在促销上花费4.39亿元,促销费用率提升0.33%。
毛利率下降及销售费用率的上升,让良品铺子出现了亏损,期内归母净利润录得-4610.45万元,同比下滑125.57%。经营现金流净额577.15万元,同比下滑99.55%。
良品铺子之所以选择以降价作为业绩下滑的对策,与近年来受到量贩零食冲击有关。近年来,零食很忙、赵一鸣、好想来等量贩品牌异军突起,以“平价革命”的姿态横扫市场。
事实上,良品铺子想在价格方面寻找出路,是比较困难的。
良品铺子走的是“代工 贴牌”模式,缺乏供应链支持,供应商基本都是头部大厂。反观量贩零食,产品多是直连白牌工厂。双方在成本方面有明显差距。
良品铺子也曾想入局量贩零食,其在2023年2月出资4500万元投资赵一鸣零食,但仅在8个月后便套现1.05亿元退出。不久后,赵一鸣零食宣布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
目前,双方正在对簿公堂,良品铺子认为,在双方合作期内,赵一鸣零食刻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