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2025-07-09 09:21 1.2w阅读
瑞财经 许淑敏 近日,大新银行发布年报。根据年报,无论是港澳抑或是内地的业务,大新银行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大新银行主席王守业在年报坦言,“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24年,我们录得盈利稳步增长。较高的利率环境有助于我们提升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入,惟贷款増长及信贷质素依然严峻。”
2024年,大新银行营运收入69.34亿港元,同比增长17.2%,扣除信贷减值亏损之后的营运收入为18.03亿港元,同比下滑10.5%,年度溢利20.6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0.8%,不包括于联营公司投资的股东应占溢利13.98亿港元,同比下滑18.8%。
不管如何,大新银行年度溢利增长主要得益于净利息收入、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的上升。2024年,其实现净利息收入增长9.8%至52.88亿港元,净息差扩大16个基点至2.17%。
在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方面,大新银行实现了53.3%的增长,达到13.28亿港元,主要得益于银行保险业务的强劲表现以及个人银行与企业银行团队在客户外汇相关服务合作的加强,外汇交易及银行保险业务净交易收入增加了57%。
财报披露,该行股东资金回报率由2023年的6.0%上升至2024年的6.2%。成本对收入比率则由2023年的53.6%下降至2024年的48.2%。
但不可忽视,大新银行面临两大难关。
一方面,大新银行存款、贷款规模的下滑。2024年,该行客户贷款1383.74亿港元,同比下滑了3.3%,客户存款2015.68亿港元,同比下滑了2.7%。
另一方面,大新银行信贷减值亏损增长。2024年,该行信贷减值亏损按年大幅增加145%,达到17.91亿港元,乃由于集团对中国内地房地产发展商行业及香港商业地产行业风险敞口的信贷亏损拨备上升。
分业务来看,大新银行各业表现有所分化。
其中,2024年,该行个人银行业务营运收入34.98亿港元,税前利润10.5亿港元,减值亏损5.17亿港元,但企业银行业务营运收入12.98亿港元,税前亏损3.20亿港元,减值亏损10.63亿港元。
年报提及,个人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为核心焦点,尤其是大新银行与香港永明金融订立的银行保险伙伴业务丰富了产品组合,带动业务增长势头,财富管理费收入较上年增加一倍。
王守业述及,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银行业在短期内将持续面临挑战,尤其是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将继续面对信贷风险高企及贷款增长疲弱。
不过,大新银行的高管薪酬依然较高。该行共10名董事,9名董事超过60岁,其中4名在70岁以上。
这10名董事,2024年合计获取薪酬6184万港元,其中董事会主席王守业、执行董事麦晓德、黄汉兴、王伯凌分别获取薪酬2004.6万港元、2203.8万港元、948.2万港元、667.4万港元。
大新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为何嘉扬,现年52岁,他曾任大新金融集团企业发展、策略及投资者关系总经理,曾任职于汇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日本瑞穗实业银行香港分行以及香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自2021年7月担任大新银行(中国)行长一职。
何嘉扬掌舵近几年,大新银行(中国)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大新银行(中国)营业收入为2.19亿元,同比下降4.78%,净亏损约57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报告显示,2024年,大新银行(中国)实现营收2.25亿元,同比上涨2.63%,净利润亏损1.04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