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深度】新世界发展完成882亿港元再融资纾困,郑志刚退场做短剧

财中社 2025-07-03 15:27 464阅读

6月30日,香港知名地产企业新世界发展(00017)发布自愿公告,宣布与多家银行债权人达成一项总额达882亿港元的再融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公司将对部分现有境外无抵押金融债务进行再融资,并协调其他境外银行贷款条款,以统一债务结构。

此次再融资涉及多笔不同期限的银行贷款,其中最早到期日为2028年6月30日,条款中包括财务承诺及资产质押安排,旨在为公司提供更大的财务灵活性,以应对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运营及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再融资协议签署前一个月,新世界发展首次对旗下4只永续债宣布延期支付利息。根据公告,公司依据C系列与D系列永续证券条款,决定将原定于2025年5月30日支付的分派递延至下一支付日。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公司短期流动性承压的直接信号。

公告文件显示,新世界发展强调此次债务重组是“主动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举措。

新世界发展作为香港老牌房企,此次大规模再融资及永续债利息延期,反映出其面临的资金链压力。尽管协议短期内缓解了偿债压力,但市场仍需关注公司后续资产处置计划及销售回款能力,以评估其长期偿债能力。

郑志刚退场

新世界发展的故事始于1970年,由香港传奇商人郑裕彤创立。郑裕彤早年与周大福珠宝集团创始人周至元家族联姻,但他并未止步于继承家族产业,而是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鲨胆彤”的魄力,将新世界发展打造为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

1972年,新世界发展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香港地产界的重要参与者。公司以尖沙咀“蓝烟囱”旧址开发为起点,逐步拓展至商业地产、酒店、基建等领域。郑裕彤还通过收购华美达集团、投资内地市场等举措,构建起跨足房地产、零售、基建的多元化商业版图。

2025年7月1日,新世界发展发布公告,郑氏家族第三代核心成员郑志刚正式辞任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副主席职务,即日起生效。至此,这位执掌家族旗舰企业17年的第三代接班人彻底退出管理层。

郑志刚的职务变动早有端倪。2024年9月,其已卸任行政总裁一职,仅保留非执行副主席虚职。当时公告称,此举旨在使其专注"公共服务及个人事务"。此次彻底离场,恰逢新世界发展完成882亿港元再融资协议的关键节点。

此次治理变革的深层动因,指向郑志刚时代的战略失衡。掌权后,其突破港资房企传统保守策略,斥资超600亿港元在全球布局38座K11艺术购物中心,内地项目平均出租率约83%,部分新开项目如深圳K11 ECOAST面临初期运营挑战;同时逆周期投入大湾区旧改。上述扩张导致公司市值波动,最终促使家族启动治理架构调整。

据媒体报道,郑志刚已经逐渐远离家族事务。今年2月,他宣布与瑞士投资公司JAKOTA Capital一起进军全球短剧行业。

与郑志刚形成对比的是其胞妹郑志雯的职业轨迹。《财中社》注意到,2025年4月,这位哈佛大学应用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家族成员进入新世界发展提名委员会,成为该核心治理机构首位女性决策者。其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李联伟、金融专家叶毓强组成三人决策小组,主导高管任免与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行政总裁职位经历两次更迭。2024年9月郑志刚辞任后,原首席营运总监马绍祥接棒,但仅任职两个月便因“个人原因”闪电辞职;同年11月29日,长期负责内地业务的黄少媚火线接任行政总裁,并继续兼任新世界中国行政总裁,全面统筹香港与内地业务,直接向主席郑家纯汇报。

债务危机高悬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新世界发展的财务表现面临显著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核心经营溢利44.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股东应占亏损达66.3亿港元,亏损额同比扩大。公司解释称,亏损主要源于市场宏观因素变化,包括中国香港和内地楼市政策效果滞后、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及消费者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保持谨慎,导致发展和投资物业项目市场价值下降。此外,本期未再录得固定利率债券赎回和投资物业转拨带来的一次性收益,进一步削弱了利润基底。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报告期末,新世界发展的综合债务净额攀升至1246.3亿港元,较2024年6月末增加近10亿港元,其中短期债务超过320亿港元,而账面现金仅为220亿港元,流动性压力凸显。对此,新世界发展回应称,集团在积极管理财务和债务,控制融资成本。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运现金流有明显改善,营运净现金流已经接近足够支付资本支出、净利息支出和永续债票息;许多项目的现金流将在下半年体现,加快现金回流的速度,公司对现金流有信心。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