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深度】北京中医医院李博谈胃肠早筛:胶囊内镜不可完全替代传统肠镜

财中社 2025-06-17 18:33 559阅读

6月14日,由《财中社》主办的大健康系列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全民健康管理的跨学科实践”为主题,汇聚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等机构的临床专家,针对不孕不育、脊柱健康、胃肠早筛等公众高度关注的健康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针对胃肠早筛话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博针对胃肠检查必要性、检查方式及养胃方法等问题,给出专业解答。

“普通人即便没有疼痛症状,也可能需要做肠胃镜检查。”李博指出,可从五个高危因素判断检查必要性:年龄上,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筛查,有家族史或来自高发区者需在45岁前启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呈阳性需尽早干预;吸烟、酗酒、熬夜持续3年以上的不良生活习惯,会显著提升胃肠疾病风险;长期焦虑、易怒等负面情绪,会抑制胃肠蠕动;而久坐少动人群,胃肠动力较差,同样需警惕。

李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在胃肠检查方式的选择上,李博强调,胶囊内镜虽适合普适性筛查,但存在局限性,它无法进行病理活检。一旦检查发现黏膜增厚等异常情况,患者仍需进一步接受普通或麻醉胃镜检查。他举例说明,45岁吸烟10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接受胃镜检查带来的健康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此外,李博还通过数据对比凸显早筛意义,日本40岁以上人群筛查率超70%,其早期胃癌检出率达到我国的3倍,足见早筛对挽救生命、减轻医保负担的重要性。

会上,李博还分享了“淑女养胃法”。该方法以医患协同共建为基础,融入叙事医学理念,倡导通过调整心态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在饮食方面,遵循“小清新原则”,减少高油辛辣食物摄入,多选择蒸炖烹饪方式;同时避免“精神内耗”,中医有云“生病起于过用”,过度焦虑会破坏胃肠菌群。李博特别强调,胃是情绪的镜像,只有管理好情绪,才能真正养好胃。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到ruicaijing@rccaijing.com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