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发现好种子。

健信超导IPO绑定上下游,72岁许建益偏疼女儿

瑞财经 孙肃博 2025-05-26 17:30 1.9w阅读

/瑞财经 孙肃博

进入2025年,A股IPO市场受理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北交所凭借制度创新和定位优势,成为年内最活跃的IPO战场。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达109家,占A股市场总量的60%以上,较2024年同期增长108%,形成对沪深交易所的绝对优势。

5月9日,科创板终于迎来年内第三家获受理企业——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健信超导”),主营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这是一家家族色彩浓郁的公司,实控人许建益及其子女许卉、许电波于公司递交招股书前,可合计控制公司59.92%的表决权

有意思的是,许建益似乎更偏疼女儿。许卉、许电波兄妹俩在健信超导的直接持股均为4.36%,但妹妹许卉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启益投资、凯方投资,比哥哥多了0.05%的间接持股。

除此之外,只有妹妹许卉是公司董事会成员。2022年10月,许卉由其父亲许建益提名,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一职。而许电波目前不仅不是公司董事之一,也并未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01

三年累计分红六千万,许建益一家控股59.92%

许建益自80年代末开始接触磁共振行业,今年已72岁高龄。虽已至颐养之年,却仍掌舵着健信超导大局,担任公司董事长。

2013年12月,许建益的妻子张仙羽实际控制的创新精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称“创新精密”)出资设立了健信超导的前身“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健信有限”)。而在健信有限成立一年前,许建益还持有着创新精密股份。

具体来看,2004年6月,许建益受让创新精密5.8万股股份,成为了创新精密的股东之一。2012年12月,其将持有的创新精密5.8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妻子实控的TY Investment Co. Ltd ,从而退出创新精密。

创新精密在设立健信有限一年后,2014年4月,许建益的儿子许电波获得了创新精密配发的42万股股份。2016年6月,其又再次获配378万股股份。但2020年10月,许电波又将持有的创新精密 420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张仙羽而退出了创新精密。

从招股书内容来看,报告期初即2022年初,创新精密就已不再是公司股东,而许建益彼时直接持有公司42.84%的股份,有着一定的控股权。

而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早于2016年10月,创新精密就退出了健信有限,同一时间,许建益、许电波、许卉成为了公司股东。

截至健信超导此次递交招股书前,许建益、许卉及许电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1.51%、4.36%及4.36%的股份,许卉同时还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4.84%、4.84%表决权,三人可以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称“报告期”),健信超导均进行了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999.97万元、1,999.96万元、1,999.96万元。按照各年度许建益、许卉及许电波的持股比例计算,这一家三口三年合计分走约3300万元现金

然而,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报告期各期,健信超导是顶着现金流的压力进行的现金分红。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各期末,健信超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5758.91万元、1.02亿元、4688.3万元。同期,健信超导的应付票据分别为4454.77万元、1亿元、6218.1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951.22万元、0、1000.37万元

02

大客户子公司增资入股,供应商位列第三大股东

根据招股书,健信超导递表前存在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健信超导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的营收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73.75%攀升至2024年近80%,其中对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以下称“富士胶片集团”)的依赖尤为突出。

具体来看,健信超导报告期各期来自富士胶片集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34.20%、44.2%和42.71%。同期,富士胶片集团还同时占据着健信超导应收账款的榜首,各期末应收款余额均超6000万元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六成以上

更深入的关联关系显示,健信超导与日立医疗(2021年3月其影像诊断相关业务被富士胶片集团收购)合资成立了柏尔特医疗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主营MRI设备组件业务

而这家由健信超导控股51%、富士胶片集团系公司持股49%的合资企业,在2023年曾位列健信超导第五大客户,当期贡献2362.59万元销售额。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收仅375.82万元并出现亏损,且已退出前五大客户行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富士胶片集团还是健信超导的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各期末,富士胶片集团分别位列健信超导应付账款第一名、第三名、第四名,各期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523.65万元、411.9万元、283.72万元。据健信超导称,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主要为应付材料款、应付设备工程款等。

不过,富士胶片集团于各期并不是健信超导的前五大供应商之一。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健信超导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6.60%、65.94%和58.6%,各期排在前两名的供应商分别为西部超导、宁波韵升(600366.SH)。而递表前,宁波韵升是健信超导的第三大股东,持有其8.72%的股份

除了富士胶片集团外,瑞财经《预审IPO》还注意到了健信超导的一位客户——GE医疗。2024年,其向健信超导采购了3,776.8万元的超导产品,位列健信超导当期第三大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GE医疗与健信超导的关系不止于商业合作。2023年3月,GE医疗子公司通用电气医疗创业投资(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称“通用电气(杭州) ”)以4,651.65万元认购了健信超导39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截至递表前,通用电气持有健信超导3.1%的股份,是其重要股东之一。

而在向健信超导投资的同时,通用电气(杭州)还与健信超导实控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约定,若健信超导不再是通用电气(杭州)或其关联方的合格供应商,或健信超导未能在2025年1月31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则通用电气(杭州)有权要求健信超导实际控制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进行回购。

虽然健信超导未能按期完成上市,但根据通用电气(杭州)和健信超导实际控制人确认,通用电气(杭州)未要求健信超导实际控制人履行回购条款

此次健信超导递交IPO申请之日起,其与通用电气(杭州)的对赌协议已自动终止,但若其IPO失败,则将恢复效力。

03

核心产品售价百万,毛利率不及同行

“让磁共振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诊查手段”是健信超导的使命。

在超导领域,健信超导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产品矩阵,是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2022年至2024年,超导磁体分别为健信超导创收1.82亿元、2.63亿元和2.63亿元,占比分别为54.82%、62.26%、65.58%。同期,超导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181台、246台和245台

以此计算,2022年至2024年,健信超导的超导磁体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100.47万元/台、106.87万元/台和107.44万元/台。虽然售价百万,但健信超导的生意并“不暴利”。

2022年至2024年,健信超导的超导磁体产品成本分别为81.07万元/台、81.17万元/台和80.48万元/台,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9.31%、24.05%和25.09%。同期,健信超导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和24.94%,这显著低于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更让人担心的是,健信超导的研发费用率于各期也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各期分别仅为5.66%、5.42%、6.5%,但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于各期分别为14.44%、14.41%、18.36%

总体来看健信超导于报告期各期的业绩,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085.23万元、4,473.80万元、5,026.76万元。虽然盈利保持一定增长,但2024年的营收略有下降。

此次IPO,健信超导计划募资8.65亿元,分别投向“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健信超导2024年无液氦超导磁体销售数量仅为38台,还不到此次募投产量的一成

附:健信超导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图片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