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百强房企土储缩水,仅4家扛住

乐居财经 王敏 2025-05-23 18:00 709阅读

文/乐居财经 王敏

最新数据出炉!百强总土储货值同比下降13%,龙头房企瘦身明显。

5月22日,克而瑞地产研究发文称,截止2024年末,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合计为25.23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13%;TOP100房企总土储权益货值合计18.12万亿,货值权益比为72%,较往年略有提升。

根据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榜,百强房企截止2024年末的土储货值去化周期加权值为6.93年,为历史新高,这主要是由于不少出险房企的销售腰斩,导致整体去化周期快速上升。

图片

从榜单门槛来看,总土储货值的百强门槛值为205.8亿元,较去年末下降了16%;总土储建面的百强门槛为63.8万平米,较去年末下降了15%。

从可比较样本来看,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中,96%房企的货值出现下降,其中货值下降幅度超过20%的房企数量占比达15%。2024年绝大多数房企的总土储货值或总土储建面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从总土储货值来看,2024年末TOP100房企中,货值规模在5000亿以上的房企数量有13家,货值规模在1000亿以下的有38家。与2023年总土储货值规模分布对比,可以发现货值规模5000亿以上的房企数量占比明显减少,而千亿以下的数量占比明显增加。

2024年总土储货值排名前十的房企中,货值规模下降较大的分别为万科地产、碧桂园、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其中万科地产的总土储货值下降十分明显,货值较去年末减少了超3440亿,下降了约25%。

从总体数据来看,2024年房企拿地的区域分化特征显著。从总量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减少10.6%至10.03万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占比75.8%(7.6万亿元)。

相较于2023年新开工面积同比-20.4%,2024年降幅收窄至-7%,反映房企拿地策略更趋谨慎,倾向于补充高周转项目土地储备。

从不同货值规模房企的去化周期来看,货值规模在1000亿至3000亿房企的去化周期高达9.01年,这类房企多为出险房企,由于销售快速下降导致去化周期变动较大。

但其中也有表现突出的房企,如滨江集团2024年的货值规模为1701亿,位列榜单44名;而相应的2024年合约销售达1116亿,去化周期仅为1.52年。

在2024年年报及业绩说明会上,多家房企都提到了“去库存”或“消化存量”。

例如,万科制定的“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加快削减存量资产;绿城中国也表示,2025年会进一步改善去库存问题;龙湖集团提出,今年会从提升运营能力以及项目精细化管理两方面着手去库存;华润置地也强调,目前工作重点和重心已转移到库存去化。

“去旧货,补新货”,房企也在努力改善货值结构。

例如,越秀地产2024年在推进盘活存量土地的同时,拿地高度聚焦核心城市,新增的294.6亿元权益投资额中,超过80%都位于一线城市;中海地产的投资同样高度聚焦,2024年仅在12个城市新增拿地,其中一线城市投资权益比超过 70%,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加起来达到了91%。

克而瑞表示,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市场销售疲软,货值规模高并不意味着就更具备优势,保持小体量,尤其是健康的存货储备或是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