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中铁置业三连亏,杨智艳露面少了

乐居财经 505710 2025-05-15 09:46 253阅读

文/乐居财经 严明会

前不久,中铁置业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董事长杨智艳、总经理申凌云都出席了。

这是杨智艳近来不多的几次露脸。在公司官网动态,最近几次接见会谈、出席活动的,多为中铁置业总经理申凌云。

就在不久前,申凌云就在总部北京与亳州市相关领导举行了会谈。

双方主要围绕中医药大健康、文旅产业的合作发展而展开。

亳州历史文化厚重、产业特色鲜明,申凌云谈到,希望与亳州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沟通、同向发力,加快解决好既有项目收尾,积极推进新项目洽谈。

中铁置业将努力在文旅康养、代建管理等多元领域拓宽合作版图。

地产行业的调整仍在持续,轻资产代建等多元化领域,成为房企第二增长曲线的突破口。

中铁置业,也不例外。而且,从近几年的业绩情况看,中铁置业的多元化布局,似乎迫在眉睫。

近日,这家央企地产商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

跟大环境下的许多房企一样,营收下降,净利亏损,也是中铁置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4年,中铁置业实现营业收入297.9亿元,同比上一年的377.43亿元,下降了21.07%。

净利润亏损14.52亿元,盈转亏;归母净利润则继续下降至-20.49亿元,亏损面持续扩大。

这已经是中铁置业连续三年录得归母净利的亏损。2022年、2023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21.05亿元、-3.55亿元。

归母净利亏损较大,少数股东损益却在2024年、2023年连续录得正数,为5.97亿元、4.69亿元。


也就是说,在净利润为负的情况下,中铁置业的少数股东还是分走了近六个亿的净利润。

当然,这也是许多通过合作达到扩张目的房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年报显示,除了营收的下降,中铁置业净利润的亏损主要受减值损失的影响。

去年,该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了6.9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了8.95亿元,同比2023年损失额均有所扩大。

这两项加起来,金额就达到了15.94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两减值损失,中铁置业的净利润在过去一年是可以实现盈利的。

如果要仔细分拆这两项。

中铁置业的信用减值损失主要受坏账影响,公司在去年坏账损失达到了7.02亿元,坏账损失同比扩大了2.67倍。


资产减值损失则主要受存货跌价影响,去年,中铁置业存货跌价损失达到了8.82亿元,同比上一年的损失6.8亿元,同样有所增长。


2024年,中铁置业对较大额度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做了坏账计提准备。

期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4.66亿元,但对其中的11.65亿元做了坏账准备,导致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3.01亿元。


其中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就达到了40.27亿元,占总余额的90%;前五名应收款坏账准备11.43亿元,占总坏账准备的98%。

另外,中铁置业的其他应收款项期末账面余额为69.39亿元,但对其中的4.74亿元做了坏账准备,导致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64.65亿元。

加上6.37亿元的应收利息,中铁置业期末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71.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7.64%。


背靠中国中铁,拥有繁杂的关联方,是中铁置业存在较大额度其他应收款的原因之一。

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涉及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37.23亿元,但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多,仅3256.01万元。

与其他近两年积极扩张的房企一样,中铁置业也面临一定的短期债务压力。

2024年,中铁置业短期借款6.5亿元,此外,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19.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9.01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合计35.06亿元。

而期末,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7.5亿元,同比下降了36%。期末现金短债比0.78,小于1,手持现金未能完全覆盖短期有息债务。

当然,实力关联方为中铁置业提供了不少的资金拆借支持。去年,中铁置业向中国中铁、中铁财务、中铁十局集团拆入的资金分别为324.07亿元、1亿元、37.1亿元。


同时,也向太原侨鼎置业、北京建邦中铁房地产、北京中铁永兴房地产、北京中铁华兴房地产、北京中铁悦诚投资、四川中鼎中铁置业、四川丰华百顺置业等关联方借出资金22.52亿元。

这些借款无疑也是会产生利息的。2024年,中铁置业对中国中铁、中铁十局集团、中铁财务、中铁金控等关联方产生利息支出12.03亿元。当中,仅支付中国中铁的利息10.87亿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