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财中社 2025-05-08 10:18 691阅读
5月6日,《财中社》发表过一篇题为《高位加仓,低位减持:广发基金光伏战线大撤退》的文章,提及广发基金过去几年在光伏(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战线上激进投资及其在今年一季度对该战线的收缩与调整。需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讲的是广发基金整体上的投资转向,具体到基金经理个人则有所不同,比如刘格菘。
从配置策略上看,刘格菘对光伏行业的重视程度相比往年确实有所下降,在其撰写的2024年四季报中,“光伏及产业链”在行业排序中居首,在2025年一季报中的排序则已经降至第四位。
然而,《财中社》同时注意到,刘格菘对晶科能源(688223)、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等光伏标的的持仓却未见明显松动。
先看晶科能源。
定期报告显示,2024年底,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005911)、广发行业严选(012967)、广发科技先锋(008903)所持晶科能源分别为7678万股、6790万股、6585万股,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2024年底,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002939)持有2067万股晶科能源,持仓市值在28只持仓标的中排在第15位。2025年一季报并未披露最新持股数量,但这并不能说明刘格菘减持了晶科能源,因为季报只披露十大重仓股持仓数据。
再看晶澳科技。
定期报告显示,2024年底,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广发小盘成长(162703)所持晶澳科技股份数量分别为4021万股和2698万股,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2024年底,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及广发创新升级所持晶澳科技股份数量分别为2522万股和1377万股,在同期所持股票标的中,持仓市值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7位。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数量不详,但这同样并不能说明上述两只基金减持了晶澳科技。正如上文所述,季报只披露十大重仓股持仓数据。对广发创新升级而言,即便其所持股份数量保持不变,但因晶澳科技一季度跌幅达到16.15%,其持仓市值也不足以使其继续成为十大重仓股之一。
天合光能也是如此。定期报告显示,2024年底,广发小盘成长持有1421万股天合光能,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那么,为什么在广发基金整体上大幅减持光伏板块、增持港股科技板块的同时,刘格菘则一方面在配置策略上对光伏行业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对上述几只光伏标的的持仓并未有太大变动?
按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投资机构一般都信奉“蛋筐策略”,也就是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蛋筐里。这样操作的好处是,无论是因为调仓至其他行业而收获贝塔,还是因为光伏板块触底反弹,总有一些产品的业绩会得到改善,甚至脱颖而出。
过去三年,因为光伏板块陷入调整,重仓该板块的刘格菘的业绩遭遇不小幅度的回撤。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2022年至2024年,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双擎升级、广发行业严选、广发科技先锋、广发创新升级等5只产品给持有人创造的收益分别合计-184.34亿元、-180.75亿元及7.26亿元,合计-357.83亿元。
截至4月30日,上述5只产品过去三年的回报率分别为-27.89%、-29.34%、-26.59%、-25.37%及-29.39%,其中,后4只产品分别跑输业绩基准29.60个、30.54个、27.35个及35.81个百分点。
至于广发小盘成长,则因其业绩基准(天相小市值指数)过于冷门,未被Wind资讯及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收纳,且天相投顾官网相关指数产品页面(http://www.txsec.com/txzs/search.asp?zsid=998064)也不能正常打开,故其业绩基准回报率无法查询。
因此,最后顺便要追问的是,广发小盘成长作为一只公募产品,其业绩基准数据竟然不能方便持有人获取,其设立业绩基准的初衷到底在哪里?
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每只公募产品都应该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在这一点上,广发小盘成长无疑存在瑕疵。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