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国泰海通预计一季度净利破110亿元,约80亿属于会计数字“账面富贵”

瑞财经 王敏 2025-04-30 12:22 1.1w阅读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同比增加350%至400%。

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73亿元至33.83亿元,同比增加45%至65%。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全面推进零售、机构和企业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取得较好经营业绩。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次吸收合并)相关工作,加速向国际一流投资银行迈进。

公告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本次吸收合并产生负商誉;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2)经复核后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国泰海通吸收合并产生的“负商誉”本质是非经常性损益。根据国泰海通一季报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归母净利润之间的差额,公司因负商誉形成的非经常损益约80亿元—9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80亿元—90亿元因负商誉形成的非经常性损益,只是会计数字“纸面富贵”,没有业务及现金流的支撑,对公司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

4月11日,国泰海通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

上市仪式现场,上交所与国泰海通签订《证券上市协议》,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正式变更为“国泰海通”,A股证券代码“601211”保持不变。

证券简称变更,标志着这桩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重组、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和上市券商最大整合案例,已经走完全部程序。

从首次披露起算,两家公司仅用191天便完成重组全部工作。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