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度
穿透热点表象,瑞财经旗下原创品牌。
瑞财经 曾树佳 2025-04-23 06:10 3.8w阅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华泰证券发布了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经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4.37亿元至36.66亿元,同比增加50%至60%;归母扣非净利润则为34.71亿元至36.95亿元,同比增加55%至65%。
华泰证券表示,它在期内,推进科技赋能下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深化平台化、一体化与国际化运营。
报告期内,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财富管理、机构服务、投资管理等主要业务线均同比显著增长。
一季度依靠主营业务支撑业绩增长,不知能否扭转此前其“靠出售资产增厚业绩”的风评。
2024年,华泰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14.66亿元,同比增长13.37%,实现归母净利润153.51亿元,同比增长20.4%。
但与这两项指标形成对比的是,华泰证券的扣非后净利润只有90.34亿元,同比下滑29.9%。
之所以有如此反差,是因为该公司在去年,由于处置了子公司,投资收益达到了217.16亿元,同比增长了63.51%,这项收益,直接拉升了非经常性利润。
据华泰证券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它完成出售所持美国控股子公司AssetMark全部股权交易,交易项下的最终交易对价为17.93亿美元。
据悉,AssetMark是华泰证券于2016年以7.68亿美元收购的资产管理平台,服务对象为第三方投资顾问,是华泰证券开拓国际化业务的重要布局。
事实上,投资收益近年来一直左右着华泰证券的业绩成色。
2021-2023年度,华泰证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05亿元、320.32亿元、365.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01亿元、113.67亿元、130.36亿元。
其中,2022年其营业总收入下降58.73亿元,降幅15.50%,主要便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减少;而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增长14.19%,也主要得益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的增长。
从业务结构上看,去年华泰证券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为169.39亿元,同比增加7.75%;机构服务业务收入48.68亿元,同比减少28.29%,这是由于其投资银行业务、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期内,华泰证券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9.48亿元,同比减少了11.39%,主要也是因为其资产管理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的下滑。
《瑞度》查阅获悉,去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主承销金额合计为6965.22亿元,相比于2023年缩水了253.85亿元,降幅为3.52%。
2023年,其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0.37亿元,2024年则为20.97亿元,降幅为30.95%。
此外,2024年,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及另类投资项目估值同比下降,该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为14.33亿元,同比减少50.36%;国际业务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加80.93%,则主要是出售子公司及华泰金控(香港)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于2024年度,华泰证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相关职务期间,领取的归属于2024年度计提且发放的税前薪酬总额,为1868.96万元,同比上年的4006.58万元,下滑了53.35%。
在高管集体大降薪的背景下,该公司董事长张伟的年薪,从112.36万元降到了81.24万元;首席执行官周易的年薪,从356.69万元下降至144万元;监事会主席顾成中的年薪,则是从280.92万元降至109.44万元。
在2024年年报里,华泰证券还用了较大篇幅,陈述了其在一年之内,12次被采取警示、责令改正监管措施,以及整改的情况。
其中的主要原由,涉及到各项业务的开展中,包括:
旗下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未对湖北华强科技财务核算、募集资金开展有效的督导,出具的报告中相关描述与事实不符,未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华强科技的违规问题。
公司部分自营业务合规风控把关不到位,对部分客户适当性管理及督促义务履行不到位,从业人员资质管理不到位,跟投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
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中,对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不到位;在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过程中,未能持续督导客户规范发行行为。
云南分公司未能及时妥善处理投资者投诉和纠纷。
华泰联合证券存在对承销的部分债券尽职调查不到位、未严格履行持续督导义务、廉洁从业不规范等问题。
公司原镇江分公司及下属营业部工作人员存在违规销售金融产品的情形。
华泰联合证券在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荐工作中,存在未充分核查发行人研发投入相关内部控制、未充分核查发行人销售人员资金流水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