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财中社 2025-04-10 15:57 236阅读
3月31日,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士智能”)与长城证券(002939)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公司计划登陆北京交易所。
富士智能成立于2004年12月10日,注册资本1.43亿元,注册地址为珠海市斗门区,公司法人为鲁少洲,且不存在持股比例超过50%的单一股东,公司股东鲁少洲和董春涛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别为31.92%和31.22%,合计控制公司63.14%的股份,相互之间控制的比例较为接近,不属于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因此公司无控股股东,鲁少洲、董春涛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2022年6月27日,富士智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2023年1月11日,富士智能和保荐人长城证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2025年3月5日,富士智能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为873074。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成谜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截至目前,富士智能共有19名股东,其中13名自然人股东、6名机构股东,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福建富达、深圳卓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优惠税率。
然而,《财中社》发现,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截至报告期末(2024年5月),公司共有员工2074名,其中研发技术人员为142名,占比6.85%,远远达不到10%的门槛。至于富士智能母公司和子公司福建富达、深圳卓源的研发技术人员及占比情况,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没有提及。
就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另外一个条件而言,年收入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2-2023年及2024年1-5月,富士智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460万元、2790万元和141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3%、3.24%和4.03%。也就是说,在最近一个完整年度(2023年),富士智能合并报表范围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是“踩线”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门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就合并报表而言,至于母公司及子公司福建富达、深圳卓源的研发投入占比情况,由于资料所限同样不得而知。
业绩大幅波动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富士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8亿元、5.69亿元、8.62亿元和3.51亿元,其中2021-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8.2%、-9.5%和51.5%,在2022年下滑之后,2023年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7万元、2954万元、3087万元和3266万元,2021-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3.6%、-49.2%和4.5%,呈现大幅波动的情形。
而且,由以上数据可知,在最近一个完整年度的2023年,富士智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但归母净利润仅增长4.5%,这必然导致其净利率出现波动。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显示,2022-2023年,富士智能的毛利率分别为19.9%和17.3%,净利率分别为5.1%和3.6%。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净利率,公司在2023年均呈现下滑趋势,而且净利率下滑幅度要大于毛利率。
此外,富士智能的资产负债状况也不慎健康。2024年5月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为1.2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617万元,合计1.44亿元,但其短期内可以动用的资源仅有4217万元的货币资金和119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短期有息负债之间存在较大的敞口,何况公司还有8719万元的长期借款。
同期,在流动资产中,应收项和存货的占比较高,其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分别为9267万元、2.7亿元和4880万元,存货为1.29亿元,四项合计5.4亿元,占流动资产6.18亿元的比例高达87%。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