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深度】中央汇金果断出手,这次增持了哪些ETF?

财中社 2025-04-08 13:33 1440阅读

4月3日至7日,全球股市因关税冲突陷入恐慌性抛售。Wind资讯显示,在此期间,道琼斯及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分别为-10.09%和-11.35%,英国富时100、德国DAX、法国CAC40、日经225等指数跌幅也都超过10%。

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跌幅分别为-7.57%、-10.93%和-7.59%,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跌幅分别为-14.54%和-18.89%。

与西方主要经济体不同,A股及港股的调整主要发生在4月7日。当日,上证指数及深证成指分别下跌7.34%和9.66%。5141只沪深A股中,跌幅超过10%的有3014只,占比58.63%。

正是在这一日,中央汇金果断出手。

4月7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那么,中央汇金主要买了哪些ETF?

《财中社》梳理Wind资讯汇总ETF年报数据后发现,截至2024年底,中央汇金主要持有23只ETF,这些ETF跟踪的指数既有沪深300、上证50等核心资产压舱石,也有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也有科创50、创业板指等科技成长赛道。

具体来说,其持有的23只ETF中,包括4只沪深300ETF,4只中证1000ETF,3只中证500ETF,3只创业板ETF,2只上证50ETF,2只科创50ETF,以及跟踪上证180、180金融、深证100、中证800、MSCI中国A50等指数的ETF各1只。

按照截至2024年底持仓市值排序,排在前五的依次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华夏沪深300ETF(510330)、嘉实沪深300ETF(159919)、华夏上证50ETF(510050),所持份额数量分别是623亿份、470亿份、326亿份、298亿份和406亿份,按照其时单位净值计算,持仓市值分别为2506亿元、1815亿元、1342亿元、1231亿元、1111亿元。

Wind资讯同时显示,4月7日,上述5只产品的份额规模分别增长47.39亿份、25.89亿份、22.53亿份、13.35亿份和10.25亿份,按照4月7日的单位净值(分别为3.68元、3.53元、3.70元、3.71元和2.87元)估计,分别买入174亿元、91亿元、83亿元、50亿元和26亿元,合计425亿元。

同日,中央汇金持有的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等ETF标的份额规模也分别增加34亿份、10亿份、5亿份,分别买入61亿元、22亿元和10亿元,合计93亿元。

同日,中央汇金持有的富国中证1000ETF(159629)、易方达科创50ETF(588080)、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中证1000ETF(560010)等ETF标的份额规模也分别增加了1.08亿份、1.02亿份、0.82亿份、0.78亿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ETF由许多机构持有,因此,4月7日的份额增量可能并不完全来自中央汇金,中央汇金实际买入的数量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上述数据,但其当日整体上进行了大笔增持应无异议。

4月8日,中央汇金官网发布《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4月7日公告答记者问》一文。该负责人称,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续提升,A股核心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总体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中央汇金公司将加大配置力度,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

该位负责人表示,中央汇金公司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下一步,中央汇金公司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中央汇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够能力,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分析人士认为,中央汇金此次增持或为“组合拳”前奏,不排除后续联合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共同入场。而在全球资产避险情绪升温的背景下,A股能否凭借“估值洼地+政策护航”吸引外资回流,将成为下一阶段关键变量。

4月8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高开。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0.91%、0.42%和0.96%。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