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拆解IPO

关注IPO资讯,拆解公司招股书。

金晟新能源弃A转港:估值曾超120亿,资金缺口超11亿元

瑞财经 2025-01-22 09:19 1.7w阅读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据港交所官网,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晟新能源”)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IPO上市。

招股书显示,金晟新能源是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金晟新能源的再生利用业务涵盖了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等主流电池体系,产品在下游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锂电池主流应用场景,形成了产业布局全面、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闭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金晟新能源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招股书显示,金晟新能源曾启动A股上市程序,目标深交所主板,并向中国证监会广东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国际,但考虑市况及联交所上市优势,于2024年8月12日终止了A股上市辅导,转向港交所。

金晟新能源前身为肇庆市金晟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4日。成立之初,金晟新能源无控股股东,由李氏五兄弟李森、李鑫、李炎、李汪、李尧各持股20%。

李氏五兄弟的创业起于有色金属行业。2005年,五人在广东省肇庆市,共同成立高要市金业金属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4年7月该公司被注销。

2006年,五兄弟又创办了金茂长兴铜业有限公司,2010年号称成为有色金属原料制造行业的民营第一品牌。

2010年,五人创办了金晟新能源的前身——肇庆市金晟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将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务范围拓宽至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年,金晟新能源在江西宜春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西睿达,启动江西基地项目建设,并于2016年完成技术研发及储备,次年完成试产、拉通产线,2018年正式投产。江西睿达主要从事退役锂电池综合再生利用,包括再生利用及梯次利用产品研产销。

为筹划上市,2020年12月21日,江西睿达被注入金晟新能源,前者的股东江西东亮、广州盈涛、长盛投资顺势成为金晟新能源的股东,金晟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由此变更为江西东亮,持股比例30.60%。江西东亮成立于2014年3月,由李氏五兄弟平均持股。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市场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过去中国内地的退役锂电池总量由2019年的9.13万吨增至2023年的36.61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41.5%;预计2023年-2030年还将保持37.5%的复合年增长率,中国内地的退役锂电池总量预计于2030年达至3.4百万吨。锂电池回收行业千亿蓝海也引起资本的关注。

2021年7月-2023年2月,金晟新能源先后完成4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为1.30亿元、3.00亿元、6.10亿元、3.21亿元,累计13.6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金、复星、达晨、国中、基石、广汽、陕汽等金融机构与产业基金。

2023年2月C轮融资完成后,金晟新能源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已达123.2亿元,对应每股成本33.33元,挤进2024年胡润百富全球独角兽榜单。

2021年至2023年,金晟新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1.33亿元、29.05亿、28.92亿元;毛利分别为1.9亿元、4.16亿元、-1.61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6939万元、1.51亿元、-4.73亿元。

2024年上半年,金晟新能源营业收入为9.9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31亿元下降35%;期内亏损为1.47亿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2.0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晟新能源录得经营现金流3992.7万元,由此前的流出转为流入;新增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7.89亿元;金融负债19.22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5.65亿元。

账面现金3945.1万元,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8661.3万元;存货规模4.06亿元,贸易应收款1.97亿元;短期借款达15.61亿元,其中一年到期的有息负债达11.53亿元,资金缺口超11亿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