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2025-01-20 16:20 1.7w阅读
瑞财经 AI 1月20日消息,新特能源(01799)发布公告,集团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取得未经审核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介于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1亿元,而2023年同期取得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43.45亿元。
此次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光伏产业链供需关系的失衡,导致多晶硅价格非理性下跌。自2024年4月起,多晶硅市场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并持续在低位运行。本年度,新特能源的多晶硅平均售价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60%。
为应对多晶硅价格的持续低迷,新特能源结合经济性测算和检修、技术改造计划,已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了检修改造和有序减产控产。在检修改造期间,公司对生产线上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排查与检修,并开展了节能、提质、降本相关的技术改造。尽管本年度多晶硅产能为30万吨/年,实际产量达到19.88万吨,与上年同期的19.13万吨基本持平,但产能利用率仅为约66%,未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此外,由于新疆甘泉堡生产基地部分多晶硅生产线建设时间较早,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加之部分多晶硅生产设备能耗高且存在运行隐患,新特能源在检修和技术改造期间对其进行了更换。同时,有机硅、气相二氧化硅等多晶硅副产品生产线与多晶硅生产的联动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集团决定对上述多晶硅及副产品生产线、部分被更换的多晶硅生产设备进行报废处置,并对这些资产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14.74亿元。另外,新疆、甘肃地区的4个自营光伏电站因电价机制调整和限电率较高,本年度出现亏损,集团对这些电站的相关资产组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6.75亿元。本年度,集团对上述多晶硅及新能源电站相关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合计达到人民币21.49亿元。
尽管本年度新特能源加大了光伏、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及运营规模,并努力提升逆变器、能源路由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G)、柔性直流换流技术装置等关键设备的盈利能力,但这些业务对盈利的贡献仍未能抵消多晶硅市场价格下跌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利的影响。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硅及相关高纯材料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新能源建筑环境环保技术及相关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及咨询服务;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太阳能蓄电池、汇流柜、建筑构件、支架、太阳能系统及相关产品应用相关的组配件和环境设备的制造、安装及技术咨询服务和运营管理;太阳能光伏离网、并网及风光互补、光热互补、光伏水电互补、其他与光伏发电互补的系统相关工程设计、生产、安装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火电、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及调试运营;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和销售;劳务派遣;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多晶硅生产相关的化工副产物的生产及销售;人工晶体、储能材料、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二次电池等材料部件、组件的生产及销售;氮化材料、氧化材料、碳化材料、锆系列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食品级)、片碱、工业用液氯、次氯酸钠(有效氯大于5%)、盐酸、硫酸、硝酸、氯化氢、氢气、氮气、氨、十水硫酸钠的生产及销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国际道路普通货物运输;房屋租赁;企业人员内部培训;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钢材、钢管、阀门、建材的销售;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生产、供应及销售。
【责任编辑: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