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度
1.92w人关注
穿透热点表象,瑞财经旗下原创品牌。
瑞财经 2024-10-25 17:30 2.7w阅读
文/瑞财经 许淑敏
“小米将聚焦5大核心战略,分别是: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五大部分。”
2017年,雷军在小米年会上罕见提及互联网金融为核心战略之一。
彼时,小米布局金融领域已有几年,通过投资、收购等形式拿下了银行牌照、支付牌照、消费金融牌照等多张牌照。甚至在2018年小米集团上市招股书还提及,小米金融已完成重组,未来将从集团拆分出去独立运营。
此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米集团开始整顿金融业务,还舍弃了网络小贷等牌照,雷军也鲜少再提及金融版图。
但互联网金融,始终是雷军挥之不去的梦。
近日,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筹备组正式启动,该公司背后站着法国巴黎保险、大众金融、小米集团,意味着小米切入财险赛道。
这些年来,小米集团的金融版图主要围绕着天星数科这一平台进行,当前各个板块发展情况如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雷军隐秘的“金融帝国”,也被一一揭开。
01
布局财险
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已于10月17日正式批复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在北京设立财险公司。
紧随之,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刘东伟向法国巴黎保险亚洲区总裁黄葹赠送了金融街“双管家”服务包。同时,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筹备组正式启动。
乍一看,这是外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的体现。但深挖背后,拟成立的法巴天星财险,虽然只浅浅提及了法国巴黎保险、大众金融两家股东,其实还有小米集团。
蓝鲸新闻报道显示,小米集团将通过旗下的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法巴天星财险。另有报道显示,张国威拟出任法巴天星的总经理职位。
根据公开资料,张国威现年48岁,西南财大出身,在财险行业经验丰富。他曾担任安邦人寿副总裁和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高级合伙人、埃森哲(中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人保财险管理人员等职务。
2019年,张国威加入渤海财险,历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等职务;2022年,张国威进入现代财险,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产品精算部/风险管理部、战略发展部、董事会办公室、法律合规部。
渤海财险、现代财险均为中小险企,近几年渤海财险盈利承压、现代财险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张国威加入法巴天星,能否搅动市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毕竟小米集团入局财险,是重大的业务扩展动作。尤其是今年小米SU7新能源汽车正式推出,于上半年交付了2.7万辆新车,更准备冲刺2024年全年交付新车12万辆的新目标。
这其中所涵盖的车险业务量颇大,存在利润空间。今年3月,小米SU7推出之后,小米集团立马宣布北京厚积保险经纪公司与车车科技建立合作关系,为车主提供车险服务解决方案。
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正是小米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不过,该公司持有的是保险经纪牌照,持有此类牌照的机构或个人可以在保险市场上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提供中介服务。
而此番小米集团瞄准的是财险牌照,主要涵盖对企业和其他机构的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的保险服务。
车险业务,已是众多车企所看中的“香饽饽”。
从特斯拉设立保险经纪公司,瞄准了内地的车险市场,再到比亚迪受让易安财险、成立比亚迪财险,一举拿下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的席位,各家车企入局保险的动作不断。
小米集团布局财险,一方面是市场趋势的推动、形成生态闭环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自身补血的急切性。
造车三年,小米集团已经投入百亿。
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手机、AI0T分部收入为1580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64亿元。期内,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增长51.3%,其中包括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损40亿元。
雷军透露,小米集团今年的研发费用预计达到240亿元,而明年预计将超过300亿元。
高额的造车费用之下,小米集团拓展业务领域,构建金融生态圈,也就不难理解。
02
搭建金融平台
科技巨头玩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小米集团很早便已经布局金融领域。上述提及的天星数科,是小米集团打造金融集团的主要公司之一。
2013年,小米集团成立天星数科,注册资本23.14亿元,由小米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全资持有。雷军亲自担任董事长,而林斌担任董事,孙谦是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5家企业,包括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而北京守望相助科技已经于2021年注销。
或许很多人对天星数科还比较陌生,该公司最早的名字是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随后又改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直到2020年才正式更改为“天星数科”。
同时,“小米金融App”变更为“天星金融App”,“小米钱包App”升级为“天星金融钱包App”,小米钱包快捷支付更名为天星支付。
小米金融平台原本成立于2015年,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消费信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虚拟银行及海外板块等。
也正是从2015年开始,小米集团相继成立小米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小米小贷)等公司。另外,小米集团收购了捷付睿通、北京宏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在银行方面,小米集团与新希望集团等合资组建新网银行、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企业出资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小米消金)。
多番动作之下,小米已拿下网络小贷、征信牌照、保险经纪牌照、支付牌照、银行牌照等多个金融牌照,布局广泛。
2017年小米集团年会上,雷军曾表示将“聚焦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五大核心战略”。
小米集团上市招股书也曾披露,小米金融已完成重组,未来将从集团拆分出去独立运营,之后金融相关业务将由小米单一全资附属公司小米金融持有。根据小米IPO前的架构,小米金融核心板块为小米小贷、小米保理和小米支付。
只是,小米金融版图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受到大环境影响,小米集团舍弃了一些金融牌照,像是海南厚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注销,而小米小贷则于2022年12月更名为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旗下的四川银米科技也退出了对上海米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投资,相当于退出众筹业务。
另外,原本的网络小贷业务,由小米消金承接。2022年2月开始,小米消金承接了天星金融的“随星借”等线上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03
手握7张牌照
天星数科官网,主要页面围绕着三个方面,汽车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产业金融服务。
点开汽车金融服务,直接跳转至小米汽车金融服务页面,其中提及“限时金融优惠,年化费率低至2.5%、首付15%起,最长期60个月”。个人金融服务则为钱包APP,目前产品可实现在线快捷支付、生活充值缴费、交通卡、门卡、车钥匙等多种功能。
点开产业金融服务一列,则跳转至天星供应链金融页面,产品服务包括天星粮票、应收账款管理、全链金融、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等。
回到当下,小米集团仍拥有7张金融牌照,包括融资租赁牌照、征信牌照等,雷军早已形成隐秘“金融帝国”。
在小米集团上市之后,金融业务收入被归入互联网服务板块,并未披露具体的盈利数据。
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16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7%,占总营收比例10%左右。
互联网服务拉升了整个板块的毛利率。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毛利率达到76.3%,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对比智能手机毛利率12.1%、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毛利率15.4%,确实高出不少。
具体来看,无论是小米消金,还是新网银行、天星银行,都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压力。
今年以来,小米消金人事变动不断。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核准王剑小米消金副总裁的任职资格。同时,核准小米消金张继东、江莉、沈丹义、王灿、易巧巧、刘江鹏等人的任职资格。
此前3月份,监管局才刚核准曹子玮任小米消金总裁的任职资格。
而小米消金董事长岳凯,也是于去年3月才正式上任。
当下,小米消金新的领导班子基本搭建完成,以期应对新的市场挑战。
根据2023年报,小米消金收到监管机构转办的投诉共454件,较2022年的165件增加了289件,同比增长175.15%。而投诉业务类别,均为消费货款纠纷,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协商还款、不满催收、征信纠纷等方面。
2023年,小米消金实现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590.9%。截至2023年末,小米消金总资产为164.16亿元,净资产为15.91亿元。
至于新网银行,2024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增长27.15%,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下降6.56%,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截至2024年6月底,新网银行总资产为1049.19亿元。
天星银行则在8家虚拟银行当中收入垫底。2024年上半年,天星银行总收入仅0.2亿港元,净利润为-1.3亿港元,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今年6月,富途向天星银行注资4.4亿港元,成为新股东,间接持有天星银行44.11%,仅次于小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