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穿透IPO企业造富故事。

棒杰股份俩副总出走,陶建伟光伏业务不好干

瑞财经 2024-08-25 11:18 10.6w阅读

文/瑞财经 孙肃博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塌了。

两年前,主营无缝服装的棒杰股份(002634.SZ)雄心勃勃地宣布斥资26亿元进军光伏行业。而两年后的现在,其开展光伏项目的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扬州棒杰”)却因无力承担债务被申请了破产重整。

棒杰股份甚至在公告里直言,此次被申请重整事项可能会有导致公司光伏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光伏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前,棒杰股份的两位副总经理胡惠明、辛国军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据了解,胡惠明、辛国军都是光伏界的老将,一个曾是中国光伏之父施正荣创办的尚德电力的副总裁,一个曾是光伏归国四子之一阿特斯的副总裁。可以说,胡、辛二人是棒杰股份光伏业务的核心人物。

除了核心高管辞职、破产危机外,棒杰股份眼下还需面对的是业绩下滑的情况。2023年,棒杰股份由盈转亏,净亏损额达1.49亿元。今年一季度,棒杰股份净亏损了4414.08万元。

光伏业务还能继续下去吗?这是市场目前对棒杰股份最大的疑虑。

砸5亿进军光伏

8月14日晚,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债权人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以下称“普惠体检”)以公司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较高的重整价值和可行性为由,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了对扬州棒杰进行破产重整。

棒杰股份坦言,扬州棒杰为公司光伏业务板块的重要子公司,此次被申请重整事项可能会导致公司光伏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2022年11月,在无缝服装行业干了快20年的棒杰股份宣布正式布局光伏产业,形成“无缝服装 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官宣进军光伏行业后,棒杰股份先是成立了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棒杰新能源”)。随后,棒杰股份又宣布将在扬州经开区投资建设年产10GW的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亿元。

26亿,或许在光伏行业并不算一笔大投资。但对于彼时的棒杰股份来说,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棒杰股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1.8亿元,且其还有6000万元的短期借款待还。棒杰股份当时也坦言,投资光伏项目可能会面临资金压力,将通过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产业基金及政府代建等方式募资筹钱。

为了推进这个26亿元的项目,棒杰新能源在扬州市投资设立了“扬州棒杰”。为此,棒杰股份提供了约5亿元的资金支持。

为何棒杰股份要如此大手笔的跨界呢?瑞财经了解到,当时的大环境对于棒杰股份来说,的确十分诱人。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87.41GW,同比增长59.3%,整个光伏行业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局面。

然而,进入2023年,也就是棒杰股份光伏项目启动的第一年,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开始整体波动下行。可棒杰股份似乎没有被吓住,2023年5月,其宣布拟在浙江江山投资建设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

时间来到今年4月,2023年年报给了棒杰股份重磅一击。2023年,棒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25.46%;但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亏损额约1.5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1.01亿元。要知道,这是棒杰股份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对于这份成绩单,棒杰股份表示,一方面,2023年公司主要以光伏业务产能建设为主,并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导致人工成本等费用大幅增长,对全年业绩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公司扬州10GWTOPCON电池生产基地于第三季度末投产,随着产能爬坡的顺利完成及订单逐步交付,第四季度新增光伏业务收入,但由于产业链产能扩张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光伏业务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今年一季度,扬州棒杰项目的二期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已经启动。然而,当期棒杰股份仍亏损了4414.08万元。但即便如此,棒杰股份在5月中旬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时还是表示,当前公司仍坚持“无缝服装 光伏”双主业发展,公司电池片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定价,当前成本、良率、效率已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预计今年下半年电池片盈利情况逐步好转。

谁也没有预料到,三个月后,会收到扬州棒杰被申请破产的消息。

扬州棒杰被申请破产重整公告发布的次日,8月15日,棒杰股份以2.82元/股的跌停价开盘,当日收盘跌幅5.3%,股价创下了10年以来的新低。

那么,扬州棒杰具体欠了多少债务呢?棒杰股份的公告中披露,扬州棒杰的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扬州棒杰的金融负债全部都由棒杰股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若扬州棒杰进入重整程序,将可能导致棒杰股份履行担保义务的风险。此外,作为扬州棒杰的重要债权人之一,若扬州棒杰进入重整程序,将可能导致棒杰股份其他应收款无法收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财经发现,短短一年,扬州棒杰就通过 “扬州基地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获得了1亿元政府补助。可即使有如此庞大的后盾,其还是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局面。

实控人套现后卸任董事长

接班人涉内幕交易被罚

时间倒流回2022年11月,官宣将进军光伏行业后,棒杰股份的股价一度在高位震荡。而公司实控人陶建伟与弟弟陶建锋竟卡着点减持了手里的股票,合计套现了约1.36亿元。

其中,陶建伟的弟弟陶建锋于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4日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了棒杰股份458万股,价值4,442.6万元。

至于陶建伟本人,其于2023年1月16日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棒杰股份918.7万股,以此套现了911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9日,宣布投资26亿元建设公司首个光伏项目的同一天,棒杰股份还官宣了实控人陶建伟辞任董事长、总经理的消息。同时,陈剑嵩被宣布为陶建伟的接班人。彼时,陈剑嵩系棒杰股份第二大股东苏州青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苏州青嵩”)的实控人。

据瑞财经了解,早在2022年10月,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陶士青(陶建伟的姐姐)、金韫之(陶士青的女儿)分别与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上海方圆”,由知名牛散沈臻宇实控)、苏州青嵩签订了一份《股份转让意向协议》。

其中,陶建伟、陶士青拟向上海方圆合计转让棒杰股份27,561,151股股份(占彼时公司总股本的6%);金韫之、陶士青拟向苏州青嵩合计转让棒杰股份34,110,097股股份(占彼时公司总股本的7.43%)。而上海方圆应向陶建伟支付1.91亿元,向陶士青支付2549.3万元;苏州青嵩应向金韫之支付2.54亿元,向陶士青支付1330.79万元。也就是说,通过此次股权转让,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套现了约4.84亿元。

2022年11月17日,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与上海方圆、苏州青嵩的股份转让,办理完了过户手续。

此次转让完成后,金韫之不再持有棒杰股份的股权,陶建伟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与一致行动人陶士青合计持有公司19.11%的股份。而苏州青嵩作为棒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7.43%的股份。

翻看陈剑嵩的履历,其实际算不得光伏产业的行家,即便是曾就职于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协鑫集成(002506.SZ),但其当时负责的也并不是光伏业务,而是协鑫集成旗下供应链金融平台国鑫所的首席执行官。

2017年4月,协鑫集成公告称,决定将国鑫所等互联网金融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此后,陈剑嵩便离开协鑫,来到美年大健康的控股股东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2021年4月17日,医疗健康企业麦迪科技(603990.SH)公告,聘任陈剑嵩为公司总经理。2022年4月,陈剑嵩还曾代管过麦迪科技的财务工作。

看得出,陈剑嵩似乎很善于金融业务。在其上任棒杰股份董事长半年后,2023年5月10日,棒杰股份公告称,因涉嫌控制并使用他人证券账户进行内募交易,公司董事长陈剑嵩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立案调查告知书。

两个月后,陈剑嵩收到了陕西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因内幕交易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3.85万元,并处以50万元罚款。

两位光伏核心人物辞职

与陈剑嵩一同上任的,还有他的一位老熟人——王心烨,其被聘任为棒杰股份的财务总监,并进入公司董事会。

履历显示,王心烨曾历任麦迪科技资本管理中心的副总经理、协鑫集成控股股东协鑫集团的资本总监。

除了陈剑嵩、王心烨外,2023年6月前后,还有协鑫系的多员老将都加入了棒杰股份。曾任协鑫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协鑫集成副总经理的杨军被聘为棒杰股份的高级副总裁并当选为董事;曾任协鑫集成法务主管的金微微被聘任为棒杰股份内控审计部副总监并当选为监事会主席;曾任协鑫集成副总经理的胡惠明被聘任为棒杰股份的副总经理。此外,协鑫科技的独立董事沈文忠同时还兼任了棒杰股份的独董。

上述几位拥有协鑫系背景的高管中,仅有胡惠明真正与光伏业务相关。其入职的同时,还有一位光伏老将加入了棒杰股份——阿特斯前副总裁辛国军。辛、胡二人加入棒杰股份后,也被外界称为棒杰股份光伏业务的核心成员。

然而,在此次扬州棒杰破产危机爆发前,8月2日,棒杰股份公告称,胡惠明、辛国军因个人原因已经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核心人员出走、核心项目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棒杰股份的光伏之路能否顺利走下去,还是个未知。

根据棒杰股份的预测,今年上半年,其仍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预计亏损1.2亿元–1.6亿元。

棒杰股份称,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公司光伏业务净利润亏损。公司将积极应对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努力降本增效,持续提高竞争力。

同时,棒杰股份也提到,报告期内,受益于海外客户需求增加、订单量及海外销售增加,公司无缝服装业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公司将继续加强产品研发,稳步推进工厂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保障公司无缝服装业务进一步发展。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