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曾树佳 2025-09-30 09:22 1.3w阅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官宣无人机业务、公布造车计划、进军手机市场,原本专注于智能生活家电的追觅科技,密集地拓展着业务边界。
有网友评价追觅造车的行为,说到:“是猪是狗都可以造车,看来国产车就是垃圾”。
对此,追觅创始人兼CEO俞浩,做出了公开回应:“不要为了骂我们,把其他国产车也连带骂了。”
俞浩直言,追觅造车做过资金测算,是有一定压力,但可以承受。追觅旗下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的是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他宣称,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公司和其个人拿出了50亿元,回购了部分老股,使得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了70%。据此推算,追觅眼下的估值为200亿元。
跨界汽车、手机
自从官宣造车之后,俞浩似乎很忙。
他不仅带着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追觅汽车将与法国巴黎银行进行合作,共同建造德国工厂,其选址位于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附近,以此为基地向全球市场进军。
随后,俞浩迅速敲定了追觅汽车的首轮融资。
而几天之后,追觅首款概念车官图出炉,其采用全球首创7项专利的无序对开车门和隐藏式双B柱设计,车身采用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扭转刚度超45000Nm/deg。
很快,它第二款产品的官图也发布了,它是一款高端SUV,对标车型是劳斯莱斯库里南,并且官方称其有百大创新技术,千余项颠覆式创新。
为了匹配造车战略,追觅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持续扩张,团队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跨行业人才。
这其中,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形成“智能 制造”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
俞浩心中盘算的造车模式,是“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利用追觅的全球渠道进行销售”。
这边追觅造车的话题热度未降,那边它就迅速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做手机。
9月19日,该公司正式宣布推出首款深度融合天文科技与智能生态的移动终端——Dreame Space。
其声称,将采用全球顶级手机硬件配置,搭载天文级摄像系统,深度融合追觅在天文探测与影像算法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核心卖点是,无需专业设备,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宇宙景象,“降低天文探索的门槛",。
俞浩甚至在内部放出狠话:未来追觅的汽车业务要与理想PK,手机业务要与华为、小米三分天下。
追觅或许觉得,公司在智能硬件、机器人及天文领域,已积累了AI视觉识别、传感器融合、高性能计算等尖端技术,因此上述的几项跨界,是有基础的。
跨界者俞浩
不久前,在追觅科技的2025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透露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
跨界者俞浩,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校内规模最大的科技平台“天空工场”的创始人。
这是国内最早的创客空间之一,由清华学生中的“极客发烧友”组成,其储备了飞行器、汽车、机器人等大量技术与项目,追觅初创团队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于此。
此后,他带领团队转战清洁类家电领域,并于2017年成功研发出第一款10万转速的高速数字马达。
天眼查信息显示,追觅的主体公司为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约为240.79万元。
眼下,追觅科技(苏州)有多达23位股东,俞浩直接持股31.15%,实际受益股份达到55.41%。
截至目前,追觅科技共获得6轮融资。在有公开金额的融资中,最大的一笔是2021年10月的C轮融资,它获得CPE源峰、碧桂园创投战略投资、小米集团、泰康资产、顺为资本IDG资本等36亿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