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发现好种子。

希磁科技IPO前三年未融资,王建国不带初始股东玩了

瑞财经 孙肃博 2025-09-24 12:24 1.5w阅读

/瑞财经 孙肃博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希磁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作为全球少数拥有完整磁传感技术组合及跨整个行业价值链全面垂直整合的公司之一,2024年,希磁科技已向欧洲及亚洲各行业的客户交付了约1亿枚运动传感器芯片(包括晶圆上的裸晶、单个芯片及模块)

凭借这一产品组合,其已在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等多个下游领域建立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尽管在招股书中,希磁科技自称为中国排名第一(按2024年xMR传感器产生的收入计)的磁性传感器公司,但2022年及2023年,公司却一度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金额达12.73亿元直到2024年,公司才扭亏,实现净利985.2万元。

三年来,希磁科技虽努力扭转业绩亏损的局面,却始终无法破解“资本不进场”的难题。直至此次IPO前夕,希磁科技的估值仍定格在2022年12月E 轮融资后的31.72亿元。

01

王建国和新投资人联手

初始股东出局

希磁科技虽注册成立于2018年底,但其渊源可追溯至2014年3月成立的创始团队。

时间回到2013年初,当时正在美国工作的王建国通过一个专注于磁学领域的旅美华侨学术圈,结识了毛思宁。两位物理博士一见如故,王建国对毛思宁正在筹备的创业项目“高端磁性传感器研发”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十分看好其前景。

随后,王建国邀请同样专攻磁学领域的白建民博士加入,与毛思宁及其团队共同组建起核心创业团队。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积极为这一创业项目寻求投资支持。

经过深入沟通与商议,三位博士最终达成共识:由王建国主导新业务机遇的开拓,白建民、毛思宁及其团队则主要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研发建议。

2013年底,在王建国的安排下,一个叫吕菲的人以1472.37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主营磁性传感器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宁波希磁”)

彼时,宁波希磁由宁波盛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称“盛光包装”)及宁波市镇海思宁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称“镇海科技”)分别持有45%及55%的权益,盛光包装由钱静光、钱旭利及吴忠静分别持股48%、26%及26%的权益,镇海科技则由毛思宁全资持有。

颇为意外的是,吕菲的真实身份实为北京芳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称“北京芳晟”)的员工,而该机构当时正是希磁科技的潜在投资者之一

希磁科技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解释称,王建国之所以指定由吕菲收购宁波希磁,是出于加速公司业务发展的考虑。而此次收购所使用的资金,后续来源于公司的A轮融资所获款项。

吕菲收购了宁波希磁后,2014年1月,王建国通过蚌埠乐思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称“蚌埠乐思”)及蚌埠芯达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称“蚌埠芯达”)成立了希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希磁北京”),二者分别持股82%、18%。

彼时,蚌埠乐思由王建国及白建民分别持有47.56%及23.17%的权益,蚌埠芯达则由王建国及独立第三方吴刚分别持有72.22%及27.78%的权益。

希磁北京刚成立就获得了A轮融资,北京芳晟及翟京丽分别以1700万元及800万元的代价认购了其新增注册股本956,250元及450,000元。

根据天眼查,北京芳晟投资希磁北京时的背后资方实力相当雄厚,包括惠生集团、资深投资人邱玉芳,以及“涌金系”掌门人陈玉霞。但后于2020年6月,北京芳晟因需变现其在宁波希磁的投资,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了宁波希磁的员工李勇。

A轮投资后,于2014年3月15日,为解除代持安排,希磁北京向吕菲收购了宁波希磁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472.37万元。自此,宁波希磁成为了希磁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次年12月,希磁北京又将宁波希磁的全部股权分别出售给了蚌埠乐思、蚌埠芯达、北京芳晟及翟京丽。

收购完成后,宁波希磁分别由蚌埠乐思、蚌埠芯达、北京芳晟及翟京丽的持股49.37%、12.17%、26.15%及12.31%。

2018年12月,宁波希磁子公司的无锡乐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无锡乐尔科技”)全资成立希磁科技。随后经过一系列的重组,2021年9月,宁波希磁当时的所有股东成为了希磁科技的股东。彼时,宁波希磁已经完成了C轮投资。

重组完成后,希磁科技由蚌埠乐思、宁波赛宝、北京助力、翟女士、孙先生、蚌埠芯达、北京北斗、赛智韵升、聚龙分别持股36.44%、11.11%、15.17%、8.89%、9.27%、8%、5.56%、2.78%、2.78%。

一个小插曲是,2021年10月15日,各C轮投资者、无锡乐尔科技及希磁科技共同签署了一份债务转让协议。即C轮投资者先替希磁科技偿还了欠无锡乐尔科技的1亿元债务,随后希磁科技以股抵债,向各C轮投资者新配发了相应股份

02

估值31.72亿元

三年未获融资

自2021年4月起,希磁科技作为新的投资主体登上资本舞台,直至2022年12月期间,公司陆续完成了三轮融资。

根据瑞财经《预审IPO》对招股书的梳理,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希磁科技及其关联主体(包括希磁北京、宁波希磁等)共计完成了七轮融资,融资总额约10.6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公司投后估值已达到约31.72亿元。

自彼时起,直至此次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前,公司再未获得任何新一轮融资

值得关注的是,聚龙股份在参与希磁北京B-1轮融资时,还尚在深交所挂牌交易,由辽宁富豪柳长庆及其妻子周素芹、儿子柳永诠三人实控。

2022年6月2日,聚龙股份正式退市。三个月后,其以22.03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向惠友豪嘉转让了所持有的希磁科技全部股份,套现2715.6万元。相比于其入股时投入的500万元,该笔投资回报约4.4倍。

退市前,2021年7月,聚龙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证监会曾指出,聚龙股份存在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违规担保、公司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的问题

截至希磁科技递表前,聚龙股份、北京北斗、安徽赛智及安徽安元四家股东已经退出。国投招商旗下的FIIF在递表前持有公司15.79%的股份,是持股比例最高的外部机构股东。

除FIIF外,希磁科技递表前的主要外部机构股东还包括赛伯乐资本旗下的宁波赛宝、安徽高新赛伯乐、赛智韵升及赛智闻涛助力资本旗下的北京助力、锦岳助力及南京助力基石资本旗下的基石逸添等,持股比例分别为3.26%、2.85%、0.54%、1.58%、5.52%、1.38%、0.2%、1.58%

据瑞财经《预审IPO》通过天眼发现,在宁波赛宝参与希磁北京B-1轮融资时,其合伙人还包括宁波市镇海区工业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宁波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二者当时分别由宁波市镇海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和宁波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直到2021年1月,两家国资机构才退出。

作为公司创始人,王建国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总经理,于递表前可以控制公司约25.29%的投票权。王建国与其控制的实体(包括蚌埠乐思、蚌埠华瑞科技、蚌埠华睿、蚌埠芯达、蚌埠华晶及蚌埠华安)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此外,作为公司的另一创始人,白建民于希磁科技递表前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持有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蚌埠乐思20.33%的权益

毛思宁已于2023年8月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招股书中也未披露其持股情况。但据瑞财经《预审IPO》通过天眼查获悉,他目前持有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蚌埠乐思约6.1%的权益

03

2024年扭亏

供应商与客户重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xMR传感器产生的收入计,希磁科技在全球排名第五,并在所有xMR中国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但尽管如此,2022年及2023年,希磁科技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各期亏损金额分别为12.06亿元、6656.2万元。此外,希磁科技2023年的收入还同比下滑了10.82%至5.94亿元

瑞财经《预审IPO》穿透招股书后了解到,造成希磁科技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赎回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在广纳投资方的过程中,希磁科技向投资者授予了若干特别权利,其中就包括赎回权。根据协议约定,若公司发生若干重大情形(例如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实现上市或达成战略交易),希磁科技有义务应享有优先权的投资者要求,赎回其所持股权。

2022年及2023年,希磁科技赎回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1.95亿元和-4774.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及上述因素影响,同期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金额应为1087.3万元和1724.8万元。

不过,各投资者的相关特别权利已于2023年8月终止,因此希磁科技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的赎回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均为0。

2024年,在公司销售成本同比增长了19.47%的情况下,希磁科技扭亏转盈,实现净利润985.2万元,收入也同比增长18.38%至7.03亿元。2025年1-4月,希磁科技的收入同比增长33.96%至2.65亿元,净利润为1003.6万元,比2024年一年还多

希磁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流动资金状况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扩大客户群、拓展产品及服务种类、实施有效的定价策略、管理原材料成本、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执行销售及市场推广,以及提升营运效率的能力。

客户方面,2022年-2024年及2025年1-4月,希磁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主要客户,主要包括高科技公司、专注于绿色能源领域的分销商以及新能源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

各期,希磁科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5.2%、62.4%、62.5%及58%,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有关期间总收入的31.3%、24.6%、20.9%及17.8%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希磁科技各期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的供应商A,同时也是希磁科技的客户之一

报告期各期,希磁科技主要从供应商A采购ASIC芯片。据了解,低功耗TMR传感器元件为低功耗磁性开关产品的关键组件,而供应商A自身不具备TMR生产能力。为开发低功耗磁性开关产品,供应商A于报告期各期向希磁科技采购低功耗TMR传感器元件。各期,希磁科技来自供应商A的收入分别为2万元、人民币20万元、10万元及30万元。

除了供应商A外,身为希磁科技各期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的供应商B,也是希磁科技的客户之一。各期,希磁科技来自供应商B的收入分别为160万元、160万元、400万元及380万元。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报告期各期,希磁科技的原材料成本分别为3.86亿、2.94亿元、3.55亿元及1.34亿元,分别占各期销售成本的68.4%、60.4%、61%、63%。

同期,希磁科技的原材料存货从2022年的1.44亿元增长至了2025年4月30日的2.21亿元。

附:希磁科技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排名不分先后):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汉坤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独立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图片

图片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