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瑞度

穿透热点表象,瑞财经旗下原创品牌。

宁德时代赴港IPO,身价超2500亿的曾毓群不公开住址

瑞财经 许淑敏 2025-02-14 10:21 4.1w阅读

图片

文/瑞财经 许淑敏

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与小米董事长雷军的一次会面,被广泛传播。

雷军乘坐小米SU7进入宁德时代总部,曾毓群亲自出门迎接,足显礼节与重视。

众人好奇,宁德时代与小米SU7系列车型已有深度合作,此次会面,宁德时代与小米又会有哪些新的合作动态。

曾毓群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一边忙着巩固合作关系,另一边还要操心宁德时代H股上市事宜。

正值宁德时代冲刺港股上市的关键时期,曾毓群更不能松懈。

作为A股唯一一家市值超万亿的新能源企业,宁德时代如今二次赴港上市,或成为近三年来港股最大IPO,并一举实现A H股双重上市。

曾毓群推动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一方面是看中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期望获得更高估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开拓海外市场,应对业绩增长疲软的问题。

如若上市成功,宁德时代将再次撼动新能源企业的竞争格局,重构资本对新能源行业的想象空间,巩固全球“电池之王”的地位。

而另一边,财富已超2500亿元的曾毓群,身价会再一次飞涨。

01

"宁王”与香港的渊源

宁德时代选择赴港上次,市场并不意外。

早于2023年底,宁德时代便已经计划在香港设立创新研发中心,而该研发中心已于2024年落地。

更早之前,曾毓群与香港已经颇有渊源。

现年56岁的曾毓群,曾于2005年通过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并于2012年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曾毓群出生于福建宁德,二次创业创办了宁德时代以后,身家水涨船高,一度成为“福建首富”。与此同时,曾毓群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头衔,香港首富。

根据胡润百富榜的数据,2021年,曾毓群曾以3200亿元的身家,超越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眼下,曾毓群已经连续四年蝉联香港首富。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曾毓群的资产达到38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42位。

掌舵万亿市值企业,曾毓群身家财富向来是众人热议的焦点,比如股票资产多少、薪酬高低、房产几处等等。

宁德时代创办于2011年,而曾毓群在2011年-2013年担任董事一职,于2017年6月起担任董事长,并于2022年8月起担任总经理。目前在宁德时代多家附属公司担任董事职务。

申请书显示,曾毓群间接持有宁德时代23.27%的股份。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执行董事分别为曾毓群博士、潘健、李平、周佳、欧阳楚英博士、赵丰刚。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吴育辉博士、林小雄、赵蓓博士。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月,宁德时代向董事及监事支付的薪酬总额分别为2190万元、3480万元及2110万元。

同期,曾毓群所获薪酬分别为451.7万元、640.7万元、501.1万元,合计拿走1593.5万元薪酬。

瑞财经发现,在申请书当中,“披露执行董事住址”一项,曾毓群与潘健没有公布住址,而是公布了营业地址,即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2号。该地址为宁德时代中国境内的注册地址及总部。

按照正常流程,董事均需公布具体住址。因此,宁德时代已向证监会申请并获得豁免,曾毓群、潘健以营业地址代替住址。

不过,在港媒的报道当中,曾毓群曾于2024年底在香港启德购房。其以3345万港元购入启德天泷一伙实用面积1002平方呎的三房户,每实用平米价格超过33万元。

至于宁德时代,亦有一定的土储资源。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在中国境内拥有41块一万平方米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该部分土地面积约为955万平方米。

截至2024年9月30日,宁德时代在中国境内拥有84处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房产,该部分房产总面积约为794万平方米。其中5处房产已经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尚待取得不动产权证。这些房产主要用于生产、仓储、研发和办公用途。

申请书披露,截至2022年底、2023年底及2024年9月30日,宁德时代物业、厂房及设 备、有限使用年期的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的总账面值分别为1371亿元、1611亿元及1557亿元。

该等资产的减值损失净额,已经从2022年的6亿元上涨至2024年前9月的103亿元。

02

增长的瓶颈

从宁德时代发布筹划发行H股股票的提示性公告,到递交上市申请资料,前后间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一年以前,曾毓群回应彭博社采访时还说不会急着上市:“虽然宁德时代确实有二次上市计划,但其现金流稳健,意味着公司不会急于立即筹集更多资金、并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确实有足够的实力。

从申请书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3年全球第一,更拥有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产能规模。

截至2024年11月末,宁德时代已实现动力电池累计装车约1700万辆,全球平均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

宁德时代盈利水平不低。2022年、2023年和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收入分别为3286亿元、4009亿元和259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388亿元。

以最新的净利润水平看,宁德时代日赚超1.4亿元。

另一边,宁德时代现金流充裕。截至2024年9月30日,宁德时代账上货币资金高达2646.75亿元,基本与上年初持平。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2349.53亿,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78亿元。

但如此背景的龙头企业,也急着二次上市筹集资金了。

关于上市的目的,宁德时代解释,“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不难理解,过去一段时间,宁德时代业绩增长的亮点,基本是在于海外市场。2020-2023年,宁德时代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5.71%、21.38%、23.41%、32.7%,增长较快。

但步入2024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有所下滑。截至2024年前9月,宁德时代海外营收为800.67亿元,同比下滑17.8%,占总营收比例为30.9%。

海外营收占比超过三成以后,宁德时代要如何持续拉动业绩增长,成为关键所在。

除中国外,宁德时代已在德国图林根建成电池生产基地,同时正在推进匈牙利工厂, Stellantis N.V.合资的西班牙工厂以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或筹建。

而海外项目的布局,需要一定的外汇储备。如若在境内以人民币兑换外币,会面临一定的汇率波动。

外币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宁德时代海外业务的业绩。截至2024年前9月,宁德时代汇率变动影响为-22.65亿元。

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下滑的背景之下,宁德时代重视海外市场,无可厚非。

能够看到,宁德时代整体已经出现营收负增长,净利润增长放缓的态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月,宁德时代营收增幅分别为152.07 %、22.01%、-12.09%,净利润增幅分别为92.89%、43.58%、15.59%。

根据产品收入占比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2%下滑至2024年前9月的67.8%。

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占率持续下滑。2019-2023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占率分别为50.57%、50%、52.1%、48.21%、43.11%,失守国内的“半壁江山”。

2024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46.01 GWh,市占率为45.08%,略有回升。

但不可置否,宁德时代面临着来自新能源车企自研电池、中创新航等二线厂商的竞争压力。像是比亚迪动力电池市占率已经在25%左右,而吉利、极氪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电池厂。

从产能利用率亦可以侧面看出行业竞争的激烈。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21年超90%的水平,降至2023年的70.5%。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ruicaijing@rccaijing.com,或致电0797-8101108。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